守卫朝鲜领空的志愿军炮兵刘斌


□ 记者 傅长盛 文/图

长汀县河田镇刘源村,生活着一位93岁的志愿军老兵,依然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还能下田挑八十斤地瓜回家,与89岁老伴白头到老,有1个儿子3个女儿3个孙子,衣食无忧,快乐地安度晚年。10月26日,记者来到刘老家里,看望英雄,缅怀英烈。

刘斌,1927年出生,1949年9月入伍,参加解放同安的战斗。1950年9月编入第48军142师426团,同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射炮兵独立营入朝作战。当年,保家卫国,捍卫新中国,刘斌和战友们有着一个不怕牺牲、打垮美帝的信念。志愿军高射炮兵部队在抗美援朝初期数量不大,主要担负着保卫运输线和重要桥梁的任务。高射炮兵们和朝鲜军民一起,构筑了一条炸不垮、打不烂的后勤运输线。刘斌所在的高炮独立营有12门高炮,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年轻的高射炮兵们打出了一个个漂亮的战斗。战争是残酷的,年轻的刘斌在一次敌人的空袭中为了抢救文件,冲回指挥部,不料指挥部被敌人扔下的炸弹炸塌,刘斌险些牺牲。炸塌的石头压住了他,头部中了弹片,战友们全力营救,终于将他抱出来。大家都很高兴:“哎呀,小刘没有死,小刘没有死。”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志愿军炮兵击落了大批敌机,保卫了钢铁战线,直到1953年7月27日侵略者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4年,刘斌所在的高射炮部队奉调回国。1957年,刘斌因为身体原因退伍回长汀老家务农。70年过去了,曾经的年轻帅小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祖国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功勋,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老兵不老,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