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金:

高墙里默默发光的“金子”


□ 通讯员 张春波 张松文 阙云琦

杨德金从警27年,调任连城县看守所当管教民警也已经有7个年头了。10月29日,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7年来,杨德金坚守在管教民警的平凡岗位上,用赤诚谱写了一首首爱心管教之歌。

零发生,做细做实疫情防控

“国庆节和中秋节期间,我们平均收押180多人,整个看守所是高位运转。”刚刚参加完值班的杨德金终于有空和笔者坐下来聊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杨德金所在的连城县看所守作为全市收押人员的“隔离所”,承当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自看守所开展封闭式新的勤务模式以来,分为居家组、宾馆隔离组和看守所执勤组等三组。杨德金又主动首先请战第一执勤小组,参加看守所执勤工作。看守所生活条件差,民警都是睡在提审室,卫生间才一个,上厕所、洗碗、洗澡、洗衣服都要排队。杨德金带领执勤同志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居家、隔离、执勤”三组阶段时的执勤任务。

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杨德金还利用以前学习的公共卫生知识,为看守所在押人员测量体温290多人次,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为看守所监区及工作场所喷洒消毒剂300余斤。发放预防病毒的中药水260多斤。杨德金为看守所疫情防控做了一定的工作,确保看守所疫情零发生。

强帮教,关心关爱在押人员

“一开始到看守所时也不理解,怎么公安民警尽是干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都是一些家务事,比如说给在押人员理发、剪指甲、送饭等,跟公安工作不着边。”2013年7月,杨德金从城关派出所调看守所工作,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调整好心态,迅速进入角色。

“我那三个孩子怎么办……”2014年2月,杨德金管理的号房有一个毒贩冯某一审被判处死刑。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死刑犯。杨德金充分理解并尽量给冯某安慰后,与其家属取得联系,寄了几张他孩子的照片,知道孩子都能正常读书,老婆没有改嫁,冯某的心情才稍微好些。冯某还写信交代孩子,以后千万不要沾染毒品。

“有主动交代,有退赃情节,为什么还要判死刑?”冯某对案件认识的判决不理解,认为他不应该判死刑。杨德金又给冯某讲起了案情,那些可以从轻的情节都不足以影响对他死刑的判决。通过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冯某也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并也服从管教,直到被执行。

重细节,平凡岗位发光芒

杨德金多年的习惯,每天早上都是7点来钟就到所里上班。2019年11月的一个早上7点半,值班民警报告说在押人员赖某感觉胸部有点不舒服,已经给予救心丸服用。7点50分,值班民警报告说赖某还是感觉不舒服。凭借以前读医的一些经验,杨德金感觉问题有点严重。赶紧安排两名民警看护,自己驾车把赖某送至县医院急诊科检查。当时赖某是走路进去急诊科的。可是赖某在诊室检查时就突然昏倒在地,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后送龙岩第二医院手术,最后患者痊愈。及时避免了一起在押人员死亡事情的发生。

杨德金在看守所分管后勤工作,每天清晨亲自骑着车子到蔬菜批发市场去采购新鲜蔬菜,足额保证了所内在押犯人的饮食供应。避免中间流通环节的费用。在不超规定伙食费的情况下,合理调整伙食结构和菜谱,尽量避免在押人员在伙食问题上闹情绪。

杨德金就是在高墙内默默发光的“金子”,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取得了监管工作的实际成效,有力推动了看守所严格规范管理和法制文明窗口的建设。实现监所工作安全无事故、无疫情,保障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