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战略思维


□曾汉辉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战略思维,积累了丰富的战略思维历史经验。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没有战略谋划和战略构建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战略思维的极端重要性

战略思维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是系统思维的高级形式,其目的是把握全局,驾驭全局,追求全局与局部、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关系的能力。通过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经验以及对当代中国发展方位的判断,更加凸显战略思维的价值追求。

战略思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需要,在复兴路上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要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格局创新向高质量发展转换;是应对复杂局面的现实需要,2020年,给世人呈现了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必须更加注重用战略思维观察当今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的显著特点

1.人民性。关于人民性,习近平说,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习近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摆脱贫困、保护生态环境等观点和思路就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这一切都是源自习近平内心深处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情怀。时至今日,宁德的园林城市、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腾飞的海陆空交通和新能源产业造就了中国宁德“闽东之光”的大气派。在中国大地上,精准扶贫、生态文明思想正日益体现出它深邃的价值,诠释了对人民负责,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肩负历史使命的战略担当。

2.历史性。在1985年11月厦门市委常委的组织生活会上,习近平同志说:“我来厦门工作,用孙中山先生的话‘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来厦门参与成立不久的特区建设,习近平组织制定的《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解答了厦门特区怎么发展的问题,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从组织制定《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运行规律,透过现象把握规律,从全局视角谋划发展的战略眼光,今天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进一步折射出这一战略眼光的集成和发展。

3.前瞻性。2000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就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部署。为做好“数字福建”建设,他专门成立了“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并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数字福建”的建设使福建人民的生活与数字化、信息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大推进了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成了数字中国建设的起点。在我们身边,就能切身体会到电子政务的高效便捷,例如,“e龙岩”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网上办事、政民互动、资讯服务、资料共享四大功能。今天的中国,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应用产业为突破口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的路径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范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贯穿其中的深邃的马克思主义战略理论,掌握战略思维核心要义、领会战略思维精神实质。

2.注重知行合一。“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也是开展工作的方法论。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布局上,习近平总书记都作了十分丰富的论述,而且身体力行推动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上,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3.前瞻性谋划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要拓宽战略视野,将自身置于全局战略未来之中去研判形势,要及时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在全局观指导下把握灵活性与原则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抓住有利时机,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万古基业,必出自雄才伟略。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思维所蕴含的新观点新论断,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所具有的非凡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正如近代军事战略学鼻祖克劳塞维茨(德国军事理论家)所言:“刚强的人尽管在内心很激动,但他们的见解和信念却像在暴风雨中颠簸的船上罗盘针仍能准确地指出方向”。

(作者系古田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共龙岩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