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闽西实践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吴升辉

习近平从1985年厦门任职到2002年10月离开福建,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成为他政治生涯中重要一段。其间,习近平对闽西革命老区怀有深厚的感情,20次到闽西视察调研,访贫问苦,指导工作,推动发展。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亲自策划并出席在上杭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为古田会议精神注入了新内涵、提升了新境界。习近平在福建、在闽西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探索,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是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实践观、发展观。

一、注重理论传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习近平强调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深邃的历史眼光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神韵、气度和感染力、号召力。闽西是毛泽东思想重要发祥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闽西的实践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善于从闽西的光辉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和经验。1999年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冒着严寒,深入武平、上杭、长汀、新罗的十几个乡(镇),走访闽西籍革命前辈邓子恢、陈丕显、杨成武、刘亚楼、邓六金的家乡和傅连暲院长的中央红色医院旧址,慰问老红军、革命“五老”人员。他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他们发放慰问金,赠送《开国大典》年画。当年画推开,毛主席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画面徐徐展现时,习近平动情地说:“老区、苏区的红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革命老前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忘记了这些,就是忘本。”对于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他7次到古田,亲自策划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赋予古田会议三个定位,认为古田是中国共产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在接见“五老”人员代表时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习近平闽西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体现出他对中国共产党独特历史命运的关注,注重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中借鉴和汲取营养,开拓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新的历史性飞跃。

二、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坚持实践观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多次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我们考察习近平闽西实践的历史可知,习近平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涉及地方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长汀是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城之一,水土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居福建之首。习近平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格外重视,亲自倡导以持续之功,推进长汀水土流失治理。1998年元旦,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题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1999年11月、2001年10月,习近平专程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并在龙岩市、长汀县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到中央工作后,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节点上,习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新篇章。对武平县集体林地林权制度改革,习近平同样高度关注。2002年,他亲自主导、全力推动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林改的方向是对的,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姓真正受益”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为武平林改一锤定音。正是包括闽西生态保护实践的鲜活事例,催生了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三、始终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孜孜以求的开拓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包括闽西实践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对于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和军队的建设问题,习近平多次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瞻仰古田会议会址,传承无产阶级思想建党的精髓,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传承政治建军的优良传统,使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书写政治强军的时代新篇章。对于老区、苏区的发展问题,习近平心系老区人民生活,推动闽西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在闽西调研过程中,多次强调,要按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质要求和市场规律,采取抓粮食生产基础,抓农业产业化支撑,突破扶贫攻坚难点,解决工作不平衡问题,推进农村经济新一轮创业和加快扶贫攻坚奔小康等工作,多次深情表示:“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包括经济的、社会的、人民生活改善的各项工作。”“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作者系中共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