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龙岩市市属中小学教师实行“市管校聘”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对市属中小学教师的管理,从今年开始,我市对市属中小学教师实施“市管校聘”机制。
“市管校聘”是建立市属中小学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使用”的机制,突破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的科学、合理和统筹配置,发挥教师资源的最大效益。建立市属中小学教师“强化考核、按岗聘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强化学校在教师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落实用人自主权。
完善中小学校编制管理机制。市委编办加强对市属中小学校编制的总量调控,按照省定中小学校编制标准,根据学校布局结构、在校生源变动等情况和重点保障新建、扩建学校教学需要,每学年会同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核对实际在校生数,适时调整市属中小学校教职工事业编制。在事业机构编制总量调控期间,统筹事业编制,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需要。加大机构编制资源统筹力度,通过挖潜创新精简机构编制,统筹调剂保障基础教育,落实中小学校编制标准,加强管理严格编制使用,补齐缺口满足发展急需。
改进中小学岗位管理模式。市人社局会同市教育局,按照国家、省制定的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市属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总量以及现有教师职称比例情况,对市属中小学校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分别核定岗位设置总量,实行总量控制。市教育局对核定的市属中小学校岗位总量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各校教学需要和行政结构具体情况,实行合理调配和动态调整,做到校际教职工岗位数互补余缺。
加强教师资源统筹使用管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市管校聘”的制度创新,为统筹配置师资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顺利推进教师在校际的交流轮岗,破除了体制性障碍。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考聘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以及教师资源配置等管理职能。市属中小学校之间教职工的交流调配,由市教育局统一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在市教育局报备市委编办的各校编制限额内办理交流手续的,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凭市教育局开具的行政介绍信办理人员进编、减编手续以及工资关系转移手续。
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学校教师补充配备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择校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学科分布、教师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因素,科学制订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案,有序推进市属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促进校际教师资源的均衡、优化配置,缩小师资水平的差距,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各校要认真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岗位竞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岗位职责任务、聘任条件、工作量、聘任期限,竞聘方法及考评方式等,突出教师师德、教学业绩导向。 (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