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造就发展“硬实力”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 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黄均远 黄顺妹

“您好,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15日下午,尽管已过下班时间,但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窗口依然忙碌着。“延时服务是工作常态。”该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有群众来办事,他们都会坚持到最后。

“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办事”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窗口单位,该窗口以“店小二”式的服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群众赞誉,前不久荣获“福建省五一先锋号”称号。

过去一年来,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过去一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8万户,其中新增企业1.07万户,比增10.16%。

一心为企业 做企业的贴心人

三个月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窗口获悉,漳平市外资企业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为政府确定的疫情防控期间新增二类医疗器械口罩生产线的企业后,迅速反应,主动作为,启动应急审批程序,指派专人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草拟修订增加“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范围变更材料,从对接、准备材料,到办结颁发营业执照仅用了半天时间。

亲商、爱商、重商,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过去一年,市市场监管部门结合部门职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服务龙岩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从加大“放”的力度、创新“管”的理念,提升“服”的能力等方面,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实施“一企一策”,实行领导挂钩帮扶重点企业,对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主场主体28.53万户,常住人口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1081户,位居全省第四、山区市第一。

优化服务环境 行政审批再提速

“你们的效率太高了,明天我就可以生产了。”15日下午,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窗口,来自长汀县福建民康食品有限公司的陈女士感叹说,公司申请增加食品生产项目,从受理、现场审查到核准、领证仅用了3天时间。这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落实当前“六保”“六稳”任务的一个缩影。

过去一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将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登记事项全部实行即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依托e龙岩平台实现网上审批个人身份验证、申报材料个人数字签名等功能,真正做到“指尖化”“无纸化”审批;全面推行企业登记“一人办结”制,材料审查和数据录入同步进行,现场受理、及时办结、当场发照,平均办件时间少于30分钟;实行审批环节“容缺预审”;全面推行“即来即办”“一窗通办”“咨询帮办”“邮寄办”“告知承诺”等服务举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提升服务质量 助推品牌再提级

过去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不断增强服务效能,全心辅导企业发展。指导紫金铜业有限公司荣获第六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并以品牌价值83.25亿元位列中国品牌冶金有色行业榜单第五名;指导漳平市行政服务中心顺利通过创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验收,使该机构成为我省第二个获此称号的县级政务服务机构;同时,落实对台“行业标准共通”,以“台式乌龙茶”系列标准为突破口,获批立项国家标准2项,开创两岸专家携手研制国家标准先河。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指导县(市、区)企业参与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评级,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试点)县(区)3个、省知识产权强县4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9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9家。据悉,过去一年,全市新增专利申请8614件,比增20%,增幅居全省第一;专利授权4248件,全市共存有效发明专利1243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708件,居全省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