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才华作庆霄

——记闽西才子邱仁森


□符开潮

他,是参与我国第一座快中子临界试验堆和第一座高中子通量反应堆的安装和试验的清华大学高材生,是国际上第一位完成快中子堆介质液钠的过渡态传热规律研究、获得布鲁塞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的核动力科学家;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海归博士,是参加我国第一座中外合资的大型商用核电站建设并担任工地现场总指挥的“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他,是首次在国内全景式展示世界核能的曲折发展历程的作家,迄今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2010年经龙岩市作协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也是一位水彩人物画家,曾获得“中华文化突出贡献奖特别金奖”和“联合国中华文化传播大使”称号;

他,就是从闽西山区走出来的穷苦子弟、1960年毕业于龙岩一中的邱仁森。

2019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他受聘为法兰西艺术院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

作为杰出的核动力科学家,他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广东省大亚湾畔,正在建设一个投资40亿美元的高科技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在这里中国首次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是改革开放的试点,当时国内最大的国外引进工程。十九个国家一万三千人,在这方圆五公里的工地上探索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个工地的现场总指挥,正是新中国培养的首批海归博士邱仁森。

邱仁森是从闽西山区走出来的穷苦子弟,从小在河滩捡猪粪,进煤窑挑煤炭,到工地做小工,上山垦荒种番薯。1960年龙岩一中毕业,他以福建省第三名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为清华的因材施教优秀生。毕业后参加我国第一座快中子临界试验堆和第一座高中子通量反应堆的安装和试验。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他以四川省第一名成绩首批公派出国留学。在比利时国家核能研究中心,他参加世界前沿项目——德国的快中子反应堆堆芯熔化事故试验研究。这期间他在国际上第一位完成快中子堆介质液钠的过渡态传热规律研究,获得布鲁塞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十多个媒体报道过他的事迹。他回国后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

1987年我国第一座中外合资的大型商用核电站开始建设,邱仁森受命担任工地的现场总指挥。他以娴熟的外语、渊博的专业知识,与外国专家一起,国内首次按核安全的国际标准建立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解决各种棘手的技术问题,协调中外各种复杂关系,处理各种质量和安全事件,每天工作达13小时。1991年他被国家表彰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作为优秀的长篇小说作家,他入选“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

邱仁森退休后开始文学创作。他虽然出身工人家庭,但祖上是书香门第,家道中落留下一些线装书。这些带有插图的书籍,为他日后从事文学与美术创作起到不可估量的启蒙效应。他从少年起就喜欢文学,退休后自学了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程,充实提高了文学素养。自2005年至2010年五年间,他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第一部《大漠涛海未了情》的空间结构是从校园到研究院到戈壁荒漠到大海之滨,中轴线则是描写一群来自不同阶层的青年男女,大学毕业后视专业视职业为毕生事业,以真情激情深情,与执着毅力奋进,铺就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辉煌之路。小说编年叙述,内容恢宏,气象浩然,主人公与重大事件与重大项目风云际会水乳交融。作者把积累和沉淀的个人经历、记忆和体验深沉发酵,平生之痒一朝井喷与迸发。几十年磨一书,用灵魂与生命创作。此书在2006年上海全国书展“热门小说”榜上排名第四,当年新浪网点击数一百多万。2007年他出版的长篇小说《情陷地中海》,摒弃了彼时流行的炫奇张扬的叙事手法,踏实地寻找当年的春光月色。老年人,新思想,旧情怀,新思路,真实再现,诗意抒写,激情演绎。2010年,他独树一帜地撰写了《神魔双刃剑——核科学史话》,借助小说的叙事方式阐述科学发展史,首次在国内全景式展示世界核能的曲折发展历程。同年他又出版了网络科幻武侠小说《魅影情侠》,讲述古代龙岩少年从龙岩出发进行时空历险,人妖恋情,哀怨凄美,溶言情、武侠、神异、科幻于一体。新浪网和小说阅读网连载,三天点击数过万。

2010年,邱仁森由龙岩市作协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经全国公示投票当选为“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被聘为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文学荣誉院士,作品获“首届世界华人文艺先锋奖金奖”。

作为独特的水彩人物画家,他受聘为法兰西艺术院士

邱仁森自小就喜欢绘画,龙岩一中美术老师曾为他开小灶特别培养。读大学时星期天经常怀揣两个窝窝头,整天待在故宫观摩历代绘画作品,先后得到名家赵延年、华君武、冯至以及建筑系教授的教导。利用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他大量观摩西方各国的艺术作品。巴黎各个艺术馆、法国各地的城堡艺术馆,西欧各国,南欧意大利,东欧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的艺术作品都让他留连忘返。

2012年开始,邱仁森投入美术创作,选择水彩人物画为发展方向。水彩人物画要求较高的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更能表达他的生活体验,而且更张扬艺术感染力,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创作过程中,他把中国的艺术传统与西方的艺术理念有机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2013年创作的《锤炼》,在全国七万八千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届中国文化和平奖金奖”。这幅画以少年时的邻居客家铁匠为原型,借鉴印象派对光和色彩的表达,炽烈的火光中人体色彩的变化使打铁的客家人性格特质更加鲜明,富有感染力。

2015年他的水墨画《峨眉日出》和《天问》入选联合国总部的“中华诗书画精品展”,获“中华文化突出贡献奖特别金奖”和“联合国中华文化传播大使”称号。

在题材方面,邱仁森关注到民族性和时代性。画作《孺子牛》《寻梦》《奔小康》讴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卧薪尝胆》《浣纱记》《李岩红娘子》发掘历史题材为新时代服务。

他近两年创作的《下南洋》有薄丘尼的未来主义风格,充满惊险的动感,表现家乡先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勇气。《大漠晨曲》借鉴康定斯基的抽象表现主义,弦乐铜管乐齐奏,汇成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交响曲。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经国家文化部门和新闻机构在全国文化界评选,国礼艺术中心把他和莫言、沈鹏、李可染的作品,跟国家重大成就照片编成国礼珍藏册《辉煌中国》,作为国礼赠送各国使馆、政府机关和外国元首。《下南洋》《大漠晨曲》被其作为特别推介作品向国内外展示。

去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邱仁森被聘为法兰西艺术院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

邱仁森在国内大学工科毕业,在国外获理科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退休后写作和绘画。前两项是本专业,后三项系非本专业。一个人毕其一生,能在一个领域里有成绩有成功有成就,堪称人生无憾人生完美人生辉煌。邱仁森先后跨界工科、理科、管理、文学和美术等五个领域,均有斩获均有硕果均有作为。

正可谓:“岂关名利分荣路,自有才华作庆霄”。称邱仁森为闽西才子,乃当之无愧!

(作者符开潮系中国广东核电(深圳)党委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本版插图:王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