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旅游安全的『防护服』
□ 章辰汶
随着“五一”假期的开启,民众积攒已久的旅游需求开始释放,旅游业开始逐渐复苏。
为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我省出台了相关导则,严格规范旅游景区管理。各景区通过推行预约旅游、限制接待游客量、定期定时消杀和清运垃圾、关闭室内场所和易聚集场所、设置疫情防控告示和广播等一系列方式,营造安全有序的景区环境,引导民众安全出游。
记者采访发现,疫情下,更多的市民没有“出门远游”,而是选择“郊区近游”,如周边公园踏青、赏花,或在滴翠的天马山林中漫步,或在龙津湖畔赏花休闲。然而,记者通过近几日走访城区各大公园发现,不少民众的疫情防控意识出现了松懈。虽然他们刚进园区时都会佩戴口罩,但过段时间便摘掉口罩、没有保持人群的规定间距,甚至越过凉亭警戒线,在里面聚集纳凉、聊天。
当前,疫情威胁并未因气温回升而有所减小,专家提醒,戴好口罩和保持手部卫生仍是防疫的重要手段。天气炎热,口罩长时间戴不住,摘下来透透气可以理解,但一定要选择在空旷的场地并保持好间距。在人员较为密集的休息场所,则一定要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旅游业常常涉及人群聚集、社交往来,大家在出游时尤其需要保持警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作出预判,并在出行目的地及时间选择、个人卫生防护等方面做足功课,确保有备无患。
疫情下的旅游,如何游出开心,游出安全?记者认为,不妨把“出门远游”换成在线云旅游,从“说走就走”转为线上预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间距量体温”,这些是旅游安全的“防护服”,不可不“穿”。食宿游玩,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游客既要为自己的安全穿上“铁布衫”,也得为他人的健康装上“金钟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