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照亮老区脱贫路

——国网龙岩电力公司阳光扶贫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 记者 蓝明丰 通讯员 郭弘俊 刘伟玲

“这个项目好,只要晒晒太阳就有收入,就如同阳光‘存折’一般,源源不断。”近日,在上杭县蛟洋镇坪上村国网阳光扶贫光伏发电站,块块光伏面板在蓝天碧树的映衬下显得熠熠生辉。该电站总面积为1080平方米,年发电量约22.28万千瓦时,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收入约9万元。投运半年来,光伏扶贫已成为坪上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头戏。

贫困户有了“阳光收益”

素有 “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上杭县蛟洋镇坪上村,过去属县级贫困村。该村总人口仅178户,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37户,一般贫困户18户。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蔬菜等常规作物以及外出务工为主。因此,如何带领村民实现精准脱贫,成了坪上村发展的首要问题.

光伏产业是变 “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路径。2019年,国网龙岩供电公司投资98万元,用于在坪上村建设光伏电站。“看着这些面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坪上村支部书记王作培表示,光伏发电收益是该村脱贫的保障,建成后的收益第一年将全部用于扶持贫困户,之后年份再按比例划出村财部分,用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例如修缮通往周边毛竹加工厂的道路,有效盘活村里的毛竹产业。“路通了,毛竹能运得出去,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还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我们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王作培说道。

“借光”脱贫,屋顶成了“聚宝盆”。截至今年3月,坪上村光伏发电站已累计发电约10.25万千瓦时,产生电费4.03万元。对坪上村的村民来说,光伏电站为他们带去源源不断的希望和憧憬。

直通车服务“光伏落地”

光伏项目建到哪里,供电服务就跟到哪里。为保障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国网龙岩供电公司多次组织省市公司专家前往该村现场进行调研,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项目实施地点、收益分配等,力促项目落地建设。

“我们对建设过程中涉及用电部分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项目施工的顺利推进。”蛟洋供电所所长谢锦杭说。坪上村光伏发电项目以实地调研为主,按照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的原则,建设光伏电站配套电网工程。该项目从2019年7月底开始施工到正式并网投运,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目前,该村正源源不断地获取这份“阳光”收益。

此外,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积极探素当地光伏产业扶贫机制,将光伏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休闲旅游、水源保护相结合,借光扶贫的同时,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局面。为了让贫困户享受更多的“阳光雨露”,国网龙岩供电公司还成立光伏产业扶贫小组,并构建乡镇负责、部门配合、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帮扶格局,便民定心。截至目前,上杭县已有20个乡镇54个行政村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接入容量2841.96千瓦,累计发电628.5191万千瓦时,发电收益247.1337万元。光伏精准扶贫变 “输血”为“造血”,实现“借光”脱贫,情暖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