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融入大湾区,我市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
谋划新模式 培育新产业
□记者 刘菲菲 梁熙
通讯员 赖文光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我市积极探索产业合作与融入新模式、新路径。围绕培育产业发展这一命题,市政协委员们提问题、献建议、谈设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作出“双融入”的重要部署,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探索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全市工业产业呈现出提质增效、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
推进平台经济 共享经济
我市以市科技创业园为载体,辅之以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园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水平,推进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开展,加快打造示范创业创新中心。
为了积极推进互联网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2017年出台了《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十五条措施的通知》等政策。2019年初,再次对政策进行修订,修订后将范围扩大至十八条,对企业应用大数据、培育软件企业、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专项补助。据统计,2018年共安排项目补助资金1100万元。
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平台在健康养老、开发、旅游、建筑装饰、服务型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如:在全市各县(市、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专业服务业工作,建立专业化居家养老信息呼叫服务平台,为需要的老人提供专门健康手环或手机,实时了解社区老人需求,为老人提供援助服务;开通旅游汽车卫星定位安全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全域旅游综合管控平台与旅游大数据中心;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建筑装饰行业融合发展,扶持培育“建筑帮”“蚁人之家”等互联网建筑装修行业平台。
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分享经济活动,初步培育一批分享型经济企业。其中,界线生活电商平台等3个项目列入全省分享经济储备项目库。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引进成立龙岩水发赛达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心城市试点推广智能水表,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开展以计量信息化为核心的水务运营管理,推动“互联网+制造”,龙马环卫将项目实际管理和设备物联网技术有机结合,构建智能化环卫服务运营系统,打造智慧城市环卫管理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提高服务功能 培育新增长点
据悉,我市将继续融入对接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学安排服务业投资项目,努力培育互联网“数字小镇”“数字经济产业园”,努力争取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发展北斗物联网产业,提高服务功能,积极培育新产业新增长点。
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按照“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理念,园区主要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建设研发中心、孵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定向产业人才用房及生活配套设施,着力吸引龙岩籍互联网精英返乡和国内外信息企业投资,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样板智慧小镇。园区建成后,规划入驻企业超过500家,实现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打造文秀军民融合产业园,该项目是龙岩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是内地与沿海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衔接的过渡经济带。截至2019年8月,该项目规划工作取得阶段成果,招商引资态势良好,已落地企业1家,正在对接项目21项,策划项目3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