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市人大代表刘炳河:
办好一所学校 造福一方百姓
□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陈俊毅
25日,漳平市召开“两会”,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两会”的召开地点,是新建好的漳平一中大礼堂“德正堂”。这让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感觉很不一般,他们当中,很多是从这里毕业出去的,很多人的孩子还在这里就读。刘炳河说,之所以叫“德正堂”,一是感谢当地党委政府近年来投入20亿元发展教育事业,这富有前瞻性的投入,是真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二是教育学生“读书明德,修身以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些年,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近2亿元用于漳平一中校园设施的建设。”刘炳河介绍,新建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操场、大礼堂等,并在每间教室、宿舍内安装了空调,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多方奔走,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支持办学。在他的努力下,共有10余项奖教奖学金入驻漳平一中,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计600多万元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我们一起上大学”“教好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这是漳平一中的口号,也是龙岩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漳平教育局副局长、漳平一中校长刘炳河努力去践行的办学理念。
今年是刘炳河到漳平一中任校长的第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这十年来,他创新工作机制,重抓学风教风,带领漳平一中取得了不俗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化学会“奥林匹克(初赛)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福建省“文明校园”,获龙岩市“先进工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四年内,龙岩市3名高考状元来自漳平一中。今年高考,漳平一中本一上线率将近50%,本科上线率超过98%,多名优秀学子被国内重点大学录取。他把这些成绩归功于老师,“每一个老师都知道怎么教育学生,理念、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我们校风太好了!”刘炳河自豪地说。他给我们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学校里还经常发生学生晚自习翘课的现象,于是他每天晚上便拿着手电和口哨,到学校各处检查督促。通过几年的整治,翘课现象越来越少了,“手电和口哨都生锈了,回想起来,已经四五年没动过了……”
这样的改变与他长期倡导的精细化管理有关。他的家就在漳平一中内,他每天到校园内的班级、宿舍、食堂巡察2到3次,48个班级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有时比班主任都清楚。同时,他积极在学校倡导推行“零迟到、零垃圾、零手机”“学生生活技能大赛”“学生宿舍4S(不湿、不脏、不臭、不乱)管理”“星光大道”等评比活动,使校园风貌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为改善。
在刘炳河的办公桌上我们看到一本册子《我想对你说……》是去年已经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写给学弟学妹的“经验之谈”。“学生教育学生”是漳平一中的另一个理念。学校已经形成一个氛围,高年级的学生会教低年级的学生怎么做、怎么学。 “我们一起上大学,这些不仅仅是催人奋进的‘鸡汤’,更是我们的校园文化以及我们的办学心声。”
展望未来,刘炳河说:“我们就是扎扎实实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