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旭亮:走出国门的“铁血”教官
□通讯 张春波 阙云琦
在训练场上,他身怀绝技,勇猛无比。在生活中,他可爱可敬,满怀激情。他是走出国门传授警务技能的“国际教官”,也是武艺高强却内心谦和的“良师益友”。他就是那旭亮,福建省公安厅首批认定的警务实战训练高级教官,龙岩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副校长。
业精于勤
苦心钻研技战法
2010年,那旭亮从部队转业到警队,担任警察学校教官,他将军人的刚毅嵌入闪光的警徵,为了钻研技战法,他勤学善思,注重案例收集与案例教学,潜心研究各类案(事)件现场特点,以提高民警的综合战斗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改进民警的徒手防卫控制及警械使用训练的方法。
由于部队武力使用和警察执法规范存在较大差异,最初,质疑他的声音不绝于耳,但那旭亮并不退缩,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充实自己,并和教官组的战友们一起研究训练大纲,确定适合民警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只有拿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面对赞扬,那旭亮更多的是思考,他将自己的“教官”生涯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出国援教
为五星红旗争光
2016年11月,公安部在江苏警官学院举办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师技能大赛”,那旭亮经过层层选拔,被推荐为福建教官代表参加“警务技能现场教学”项目比赛。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面对来自全国公安各院校的教授、知名专家、资深教官,他沉着应战,从编写教案到试讲试教,加班加点,最终,在竞技场上以过硬的素质得到评委与其他参赛选手的认可,树立了福建教官的良好形象。
2017年4月,那旭亮被公安部国际合作局抽调作为公安部援外教官团教官赴南非支教。临出国三天前,70岁高龄的母亲因病住院,由于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异常紧张,那旭亮仅在病榻前陪了母亲两天,抹去泪水,背上行囊就出发了,他觉得,这次出国援教是对自己教官工作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闽西红土地警队的荣誉之战。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南非送教期间,受当地恶劣的生活条件影响,他不慎摔伤,头部缝了四针。为了维护中国警察教官的形象,他一走出诊所,不顾战友们的劝阻,将绷带毅然扯下,换上创口贴,用作训帽遮住伤口。训练场上的一招一式,汗水不断地流进伤口异常疼痛,血水顺着脖子浸透了衣领,他强忍着伤疼,坚持战斗在教学现场,直到整个援教工作结束,被战友们称为“铁人”。
服从安排
开启教官生涯新征途
2016年9月,根据公安部“双千工程”计划,那旭亮代表龙岩市公安局抽调到省警察学院交流工作一年。他参与省公安厅组织的“反恐指挥班”“全省巡特警教官班” 等多期培训教学任务,完成任务出色,得到好评。
2018年7月,根据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相关通知精神,那旭亮又被抽调到新疆参加“内地与新疆反暴恐互助训练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援疆支教工作。在全国教官集中强化训练期间,他严格自我要求,在训练场上始终坚持模范带头,摸爬滚打,白天一身泥、一身汗,从身上脱下的作训服可以像盔甲一样立在地板上,晚上还加班整理笔记。他先后两次主动担任教学演示任务,其中入学测评中,他代表福建教官团队任主讲教官,在全国37支队伍中,以92.5的高分夺取了第一名。由于他的优异表现,结合工作需要,7月下旬,新疆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下文,任命那旭亮为全国第三期内地与新疆反暴恐互助训练班临时党支部副书记。
在反恐一线地区援教期间,水土不服、饮食不惯、作息时差,导致严重的口腔溃疡,有时讲半天课下来,满嘴是血。在高强度的工作中,身上的许多老伤复发,腰、膝盖等部位经常贴着膏药坚持工作。但是他始终没有皱过一次眉头。“我将继续前行,勇攀高峰,为警察教育训练事业不断奋斗!”那旭亮目光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