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罗曹溪
勇当百日攻坚大会战排头兵
□通讯员 温连光
冲击钻、挖掘机、旋挖钻机等机械齐轰鸣,路基下、路面上、护坡边工人们正在埋头施工。12月13日,走进曹溪街道,处处可见繁忙的施工场景。得益于项目征迁的顺利推进,一个个新校园的竣工使用,一段段交通动脉不断铺就,一座座崭新楼宇拔地而起……
自中心城区百日攻坚大会战打响以来,曹溪街道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区“先难后易、先急后缓、先主后次”的部署要求,在60天内完成了房屋征收9.26万平方米,土地征收近千亩,实现了浮东路(董邦段)、东山三小、天马西路三期等15个项目的净地交付建设,再次刷新了“曹溪速度”,连续两个月来,在中心城区各片区周进度始终排名第一。
近年来,曹溪街道承担了中心城市片区改造40%以上的征地拆迁任务,短短几年时间,共完成房屋征收216万平方米,土地征收面积一万余亩,实现近百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的净地交付建设。“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种矛盾纠纷,街道通过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实现平衡、平和、平稳的目标。”曹溪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据市、区信访部门统计,自2015年以来,曹溪街道已连续五年实现“零重大纠纷激化,零突出矛盾上交”,这是“枫桥经验”模式在曹溪的生动实践。
“我是党员我带头”
在征地拆迁的全过程中,曹溪街道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序进度,厉兵秣马、综合施策。在龙津湖安置小区征迁一线上成立了4个临时党小组,共吸纳50名党员干部分配在各攻坚组,每个党小组均按照时间节点制定征地拆迁工作计划,晒出责任清单,明确任务节点,做到“挂图出征、精准作战”。
11月12日凌晨,在新罗区法制宣讲小分队和抽调的党员干部、包户干部的耐心细致工作下,龙津湖安置小区的游某某最终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龙津湖安置小区项目383户涉迁户的“最后一签”,标志着这个重点项目签约工作实现如期扫尾的目标。
“我是党员我带头,请先拆我的!”曹溪街道还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坪尾村党支部书记游柏欣,自己本身就是“拆迁户”,村里征地拆迁,他第一个带头量自己的地,起到了表率作用。为了让村民们早日住上舒适的安置房,游柏欣还发动在村里较有威望的老党员、老村干部积极参与到征地拆迁工作中,从而引导一大批村民配合签约搬迁。从10月中旬到11月初,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签约并及时拆除近7万平方米房屋。
“三联四前”解矛盾
“这笔公益经费,我们一分一厘没乱花,村小组用来灭鼠害,装路灯,方便的是每一个村民。”浮蔡村一组的组长向笔者介绍起村民老林捐出来的4.8万元公益经费的具体用途。补偿款怎么成了公益经费?这还要从去年的一起矛盾纠纷说起。
去年4月,村民老林对本组某山场征收补偿款分配持有异议,闹得不可开交,并扬言不让山场被征掉。因为涉及其他村民的切身利益,村民小组长搜集到情况后立即上报村里。“街道立即召集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下村干部参加调解。经协商达成一致,老林同意把‘最有争议的差额’4.8万元作为村小组公益经费。”参与调解的司法所龚所长表示,在调解过程中,他们了解到老林平时乐善好施,经过耐心调解,促成了他由“闹事者”变成“大善人”的美举,村民不但理解了他,还念他的好。
多年的一线项目落地和平安建设工作中,对于矛盾纠纷重大而复杂、牵涉面较广的情况,曹溪街道总结出了“三联四前”多元调解工作机制。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