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红绿交相辉映的特色品牌

——四论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红色、绿色是龙岩的鲜明特色。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创新实践,不断提升龙岩红绿交相辉映的特色发展品牌也理应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推进新时代新龙岩治理现代化、奋力书写“中国之治”龙岩答卷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红军长征出发地,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凝聚了我党我军“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孕育并传承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古田会议精神,持续唱响红色品牌。要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文化引领、文化传承,落实完善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落实好《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让龙岩红色文化历久弥新;要积极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旅游“七景区”建设内容中,融入到教育培训、文创旅游等方方面面,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焕发高质量发展赶超发展的红色新动能。

长期以来,龙岩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林改“武平经验”等一系列好做法、好经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从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出发,把实践经验总结提升为制度成果,转化为常态化、长效性的制度机制;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加快推进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试验区建设;要继续先行先试,围绕绿色高效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围绕融合提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围绕提质提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构建起富有龙岩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实践永无止境。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制度在红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在推进新时代新龙岩治理现代化、奋力书写“中国之治”龙岩答卷的实践中,持续打造并发展好龙岩红绿交相辉映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