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将军的足迹


□ 范晓莲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您的名字。听着您的事迹长大,钦敬着您的品质。尽管从未见过,您的光辉形象却早已扎根在心底。

您年少参加革命,一生戎马倥偬。战争年代,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从不退缩,枪林弹雨冲锋在前毫无畏惧。从飞夺泸定桥到百团大战,从强渡乌江到突破腊子口,从平津战役到抗美援朝……您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赫赫名将,书写一个又一个传奇!和平建设时期,为了党和人民的嘱托,您不辞劳苦殚精竭虑;即便在遭受迫害之时,仍忠肝义胆矢志不移;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您都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一转眼,您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今天,我们专程来到您的家乡宣成,追寻您的足迹。

一路上,原野丰饶,青山连绵,碧水潺潺。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了一批批以您为代表的优秀儿女。这里的每个角落或许都曾留下您的脚印,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娓娓讲述您的故事。

在村口,我们静静伫立。当年,您就是从这里踏上革命道路,从此南征北战,四海为家。革命胜利后,您策马还乡,一到村口,就翻身而下,步行入村。您说,“近乡情更怯”,在父老乡亲面前,岂可纵马放肆?这是您对家乡父老发自内心的礼敬,是弥足珍贵的桑梓情怀;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恭,是走得再远也不曾忘却的初心!

那座低矮的平房,是那么熟悉。这就是您魂牵梦萦的家呵!看着门楣的“清白遗风”四个大字,您心中怎能不感慨万千?这条杨氏祖训,培养了一代代杨氏儿女清廉正直的美德,也成为您一生为人的准则。父母的容颜已经苍老,笑容却依然慈祥。多年的思念融于热泪两行,长久的渴盼化作一个紧紧的拥抱。听着亲人声声呼唤自己的小名,吃着姆妈亲手做的簸箕、藏番薯,您的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满足与幸福。

您与乡亲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疾苦,记下他们的要求。家乡这块土地依然贫瘠。山上没资源,地下无矿产,连煎茶都缺水,百姓生活困窘。家乡的贫穷落后令您深感忧虑。怎样才能改变家乡的面貌?如何才能让老区苏区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为此,您辗转难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考察、论证,您下定决心,排除困难,支持家乡建起一座座水库,为乡亲们解决用水困难;您鼓励乡亲们鼓起干劲,推进生态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抓生产搞建设促发展,为家乡振兴尽心尽力。您心系家乡情牵老区苏区,父老乡亲无不感怀铭记!

您家老屋旁的大樟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棵树承载着您多少美好的回忆?大樟树一定记得,无数次,您从她身旁走过;多少回,您和小伙伴们在她身下遮阴嬉戏。在您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的六年多时间里,她的枝叶枯黄、了无生意。直到您平反的那年春天,她才重新焕发生机。是她的命运与您紧紧相连?还是您的根本就扎在家乡的泥土里,您的遭遇令家乡的草木都痛心不已?所幸,后来中央拨乱反正,您的冤屈终于得伸。您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岗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将军,您是长汀人民的优秀儿子。您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您襟怀坦荡一身正气,谦虚谨慎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谋私利,革命激情经久不息……您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您的崇高品德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您的功勋必将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您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