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们当亲人,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永定区救助站用真情暖流浪乞讨人员


□ 通讯员 刘永良 刘琦 谢芬芬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救助工作虽然平凡但有意义。让每一位受助人员感到温暖与温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一份光荣使命。”8月16日,永定区救助站负责人马国辉说,当看见流浪乞讨人员同家人相见那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时,当听见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谢话语时,我们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以“职责”为要 营造和谐环境

永定区救助站自201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切实履行对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管理职责。为方便流浪乞讨人员求助,永定区救助站实行工作人员“三班倒”轮流值班,向社会公开值班电话,承诺节假日不休息,每天24小时随时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在城区街道设立救助引导牌,明确救助对象、救助内容、救助站的位置和联系电话。同时,民政部门切实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同公安110联动、与派出所联防,与志愿者、义工组织联合开展救助行动,参与救助工作特别是街面巡查,坚持开展“寒冬送温暖”“酷暑送清凉”活动。

今年6月24日上午,由于连降暴雨,永定河暴发洪水,永定区救助管理站联合区红土地公益协会开展地毯式巡查救助行动。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巡查到城郊镇双溪桥时,发现一名流浪智障老年男子住在河岸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立即上前劝导其到救助站里住,但因这名流浪男子有智力障碍,不好交流,几经劝导都不愿离开此地。眼看河水持续上涨,如果流浪智障男子再不离开此地就很危险,经过两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13时15分才把他接到救助站,14时洪水漫过老人栖身的地方,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7月2日,这位老人的兄弟姐妹为感谢救助站帮他们找回走失了8年的兄弟,特地为救助站送了一面锦旗。

以“制度”为纲 规范工作运行

永定区救助站为规范寻亲工作,对身份不明的流浪乞讨人员,24小时内启动寻亲措施,坚持做到100%进行人脸识别,100%推送到全国寻亲网,100%在今日头条、闽西日报、永定电视台发布“寻亲公告”,100%作DNA鉴定。4年来,通过人脸识别查明身份2人、通过今日头条发布《寻亲公告》后联系到家人3人。2017年,一名受助人员父亲在今日头条的“寻亲公告”发现走失8年的儿子钟××的消息后,第2天就从江西赶到救助站,忠厚的老人紧紧握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政府,感谢永定救助站!”

为规范托养管理,救助站对滞留的精神障碍患者全部送有资质的托养机构托养,并认真执行《托养对象月探视制度》和《托养机构检查监督制度》,及时掌握托养工作情况,保障托养对象得到良好的照料和医治。

由于托养管理到位,受助人员得到良好照料,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其中3名受助人员在托养期间恢复记忆,被护送回家与家人团聚。2017年3月23日,经该站救助436天后,一名受助人员恢复了记忆,告诉探视的工作人员他叫梁××,家住广西钦州,经核实完全准确。梁××14岁离家出走,颠沛流离18年后终于走上了回家路。

此外,救助站对滞留人员转移安置工作已经完全进入正轨,流浪乞讨人员只要滞留时间达到90天,就会转入转移安置程序。

以“情感”为线 提供热情服务

“每个劝导进站的流浪乞讨人员无一例外不是蓬头垢面、又脏又臭,有的还患传染病,但都给他们洗澡、换衣、理发,发给吃的喝的,还要面对面沟通。”救助站负责人马国辉说,为了受助人员的面子和尊严,我们工作人员还不能戴口罩、穿手套。

2017年1月11日,救助站救助了一名精神障碍患者。这名患者在垃圾堆里捡食,衣不遮体,蓬头垢面,又脏又臭,救助站给他落实安置措施后,工作人员仍然每月探视。2019年5月25日探访时,他居然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写得清清楚楚。

经核实确认身份,2019年7月3日这位走失14年的年轻人经过3年半救助后,终于回到了家乡。4年来,工作人员护送足迹涉及四川、重庆、江西、湖北、安徽、广西、广东、辽宁等地。

永定区救助站工作人员深深感到,最好的爱是帮助滞留的走失人员回家与亲人团聚。但他们都是精神障碍患者或智障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无法和正常人一样沟通。为此,工作人员始终不怕脏、不怕臭,不怕苦、不怕累,不嫌弃、不歧视,以“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做好救助工作。

马国辉说:“每次探视,工作人员都会针对不同对象安排不同的沟通办法,如一起聊天、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学写字或一起看电视、拍视频……日积月累,工作人员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把工作人员当作可以信赖的人,由此带来恢复记忆等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