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慈善会

在永定老区开展义诊和困难帮扶


本报讯(通讯员 刘永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7月13—14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的法师心怀菩萨之心前往革命老区永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革命老区扶贫义诊”活动,为堂堡乡河坑村、高头乡高东村群众送医送药。同时,为80户贫困户分别送上慰问金及南普陀寺“无尽藏福田米”,殷切希望贫困户的生活能越过越好。

据了解,此举是南普陀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讲话精神,开展针对老区、苏区贫困地区的红色义诊活动。这次活动由福建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指导,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思明南普陀中医院承办,他们凝聚各方力量,以义诊施药服务老区、苏区人民,以慈善救济帮扶老区、苏区建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健康中国”建设尽一份善心、奉献一份力量。参加活动的有南普陀寺慈善会的法师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厦门大学医院、湖里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的9名医生和南普陀寺慈善会的10多名义工。

扶贫义诊期间,河坑小学、金丰中学俨然成了一个“临时医院”:导医、量血压、号脉、听诊、接受咨询、针灸、推拿、开药方、施药……义诊台前人头攒动,求医问药的村民有序排队,医生们分别对每一位不同症状的就诊村民,耐心仔细地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并告知患者平日里该注意的地方。碰上普通话不甚标准的村民,医生们通过当地会讲普通话的村民的“翻译”,用真诚、耐心去理解与沟通。一扫医院就诊的紧张与沉闷,现场气氛轻松愉悦。施药的义工,详细地嘱咐每一位求诊者的药物用量。两个半天时间,医生们共接诊、免费施药500多名群众。此外,慈善会工作人员慰问了80户贫困户,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后续,慈善会还将根据走访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帮扶。

“我们应主动关心老区、帮助老区人民,为贫者布施、为病者治疾,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物质与心灵的关爱。”南普陀寺慈善会法师表示,南普陀寺慈善会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妙湛老法师“勿忘世上苦人多”的慈悲嘱托,始终坚持关注弱势百姓,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慰问布施与利国利民的事业,从扶贫解困,到义诊施药、助学助教、赈灾救急等慈善活动,足迹遍布八闽大地乃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