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莫被高消费“绑架”
□ 蔡庆阳
前不久,和一位朋友聊天时他说到:自己家里的孩子上初中了,提出要求给配个手机,方便联系,差的智能手机还不要,非要买个品牌手机,花了3000多元。我的这位朋友家庭经济条件还算中等,但是对许多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就算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
时下,不少家长感叹:现在的孩子还真有点“养不起”了!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条件的改善,给正在上学的孩子置办必要的装备,如手机、电脑、自行车等,也在情理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家长觉得再苦也不能亏待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买就要买好的,甚至是高档名牌。还有就是现在的孩子攀比心理也不小,身边别的同学有,我也要有,这也导致孩子的装备档次节节攀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消费。这不仅给不少家庭带来了负担,也给校园风气、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因此,笔者以为,家长在为上学的孩子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时,也应该正视消费过高的问题,首先要把握一个大原则:只有孩子真正用得着的,才予以考虑;只要功能足够,以价格便宜为选择标准。同时,每个家庭还应当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意识,按照自己的家庭能力和消费需要量力而行;此外,家长们还应把握消费的出发点,不为天花乱坠的广告迷惑,不受花样繁多的营销手段诱惑。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攀比之风“绑架”,让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真正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