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大王”再续印尼亲缘


□ 刘友和

被誉为“仙草大王”的武平县下坝乡村民邱福平,几经周折,这几年终于与失联35年的印尼亲戚联系上了。如今,双方往来密切,亲上加亲,令人唏嘘。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邱福平的父辈和他的创业经历说起。

邱福平是下坝乡露冕村下露冕自然村人。他的父亲邱南强,小时候因生活所迫,被卖到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刘家。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当地一所小学教书。因工资低无法养家糊口,不得不离职,最后回到露冕村。南强不仅头脑聪明,还是天生的抓住商机的高手。这一商业基因,也在儿子邱福平身上得到传承。

邱福平初中毕业后就回乡务农,不但爱学习,还爱琢磨,生发许多梦想。他最爱从《福建科技报》中“淘”信息,种木耳,种香菇,制菌种,他都有浓厚的兴趣。一次,他根据外地广告信息,进行“人工栽培天麻”,结果受骗,血本无归。他痛定思痛,1984年自费去福建农科所的制种培训班学习,掌握了母种、原种、栽培种、拌料、装袋、灭菌等多方面的知识。学成归来后,立即着手筹建实验室,不断添置设备,开始制种试验,兼顾野生和种植的仙草、灵芝的选育、组培。他培育的木耳和香菇菌种质量好,产量高,深受市场青睐。

1986年,广东省梅州市某外贸公司经理向他订100吨的仙草,并告诉他仙草用途广,需求量大,有发展前途。面对巨额订单,邱福平顿时傻眼了:手头只有三五百斤,咋办?且订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完成,他就打印了几百份有关种植仙草的自编材料,挨家挨户散发,宣传种仙草的远景。岂料,人微言轻,响应者寥寥。他只好苦口婆心动员亲友,并对销路“打包票”。他们权衡再三,才忐忑不安地开始种植。邱福平信守诺言,送仙草苗、肥料等,亲临指导,及时跟踪草苗长势,帮助解决困难。种植户渐渐消除了疑虑。各种植户大面积收割后,他就组织人手,安排拖拉机、大卡车,带上大磅秤前往收购。种植户大喜过望,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仙草“风暴”席卷闽粤赣周边地区,问题也接踵而至。某农户种的6亩仙草苗,不久就发现5亩患病、枯萎。他心急如焚给邱福平打电话求助。邱福平放下手头的活,快速赶到现场查看,认为仙草苗带病毒。他连忙打电话咨询、预约专家,翌日载专家去实地诊治。

鉴于品种少、产量低的状况,邱福平多次远走他乡取经、采集样品,并通过互联网,引进了50多个品种。他不分昼夜在不同的田地里试验试种。有武平野生仙草、广东增城仙草、广西灵山仙草、建瓯仙草等品种,通过在多块试验田观察、检测,带领团队从生长期、产量、胶质含量、味道、颜色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育出比较适合下坝种植的“闽选仙草1号”(原露丰1号),2010年3月3日获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认定证书(编号:2010-34),并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推广新技术,他买了摄像机,将种植过程拍成VCD,刻录成光盘6000多片,无偿发放,种植户依样画葫芦。邱福平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选种、繁育等技术研究,逐渐掌握了仙草组培技术。其土地轮作、覆盖黑地膜免除草技术、土地闲置时蓄水浸泡等研究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吃水不忘挖井人”,邱福平说,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邱福平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常年接待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多次义务在全国各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对自己发明的“打根机”“切草机”,不收用户专利费;动辄为单位捐款,帮助下坝中心学校建校舍,奖励优秀生、扶助贫困生,拜访老师,资助同学,赞助作家出版图书、修公路等。他胸怀坦荡,敢于担当,把同行“冤家”当伙伴,宁肯自己吃亏,也要合作人有奔头,且为几十个同行贷款作担保。他认为做实验赔进去的钱,无论成败都是值得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邱福平说,解放前,他的外公迫于生计漂洋过海去印尼打拼,工作渐渐稳定了,就想与家人团聚,但无法负担全家昂贵的路费,不得不把大女儿郭秀英(邱福平的母亲)暂留老家,计划后面再把女儿接出去。不料,1939年抗战已经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南洋,彼此联系中断。新中国成立后,双方联系才得以继续。邱福平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物资奇缺,吃不饱穿不暖,是外公等人雪中送炭,把节衣缩食省下的钱汇到香港,托朋友在香港购买面粉、大米、白糖、猪油、布匹等物品寄过来,使全家渡过了难关。母亲38岁时,在挑柴回家途中,遇见生产队的两头大水牛牯相搏,她毅然不顾安危冲过去拉架,不幸受重伤去世。等到父亲过世后,他们家与印尼的亲戚再度失去联系,就这样,一晃就是35年。邱福平经常找出父母遗留的印尼来信,一颗感恩的心总是不能平静。

“一定要再续亲缘!”

2014年,邱福平托在印尼雅加达从未见过面的网友根据旧信封上的地址、姓名查找亲人,几番周折后,网友找到了那个亲戚。但网友说对方不认识这门亲,不知道那些事,说找错人了。邱福平随后打国际长途给亲戚,刚自报家门,亲戚一听到他姓邱就觉得有问题。他担心对方挂断电话,赶忙简略解释家史……最后,他提出了专程去印尼拜访的请求,并说明费用自负,对方犹豫片刻后才同意。

2014年10月6日,邱福平与大姐、大哥,登上了厦门飞往印尼的航班。5个小时后,飞机在雅加达机场降落。刚到出口,就见到了前来接机的姨姨、舅舅等人。在雅加达盘桓的数日,邱福平等都忙于走访亲人,给每人送上一份见面礼。每当被邀请去参观景点时,他都婉拒说,他们是来看大家的,不是来游玩的。告别时,他盛情邀请亲人们回中国看看,到武平、下坝走走,并说自己会买好机票。亲人们很高兴地答应了。

从此,印尼与武平间的电话不断,双方往来亲切。2015年7月,印尼的舅舅、舅母一行5人第一次来到武平,来到下坝。徜徉在武平大地,印尼的亲人们都欣喜若狂。他们感慨万千,盛赞武平的青山绿水、高楼大厦、生态氧吧,并表示回去后一定如实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武平,了解下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