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圳经验 谋龙岩发展

——龙岩市“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深圳二期培训班学员心得选编


编者按

为期五天的龙岩市“推动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专题第二期培训昨日在深圳结束。通过一系列精彩的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全体学员深入学习深圳在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能力素质,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现选编部分学员心得,以飨读者。

自主创新组:

余永胜:深圳通过持续创新,成功进行三次大的产业转型升级。龙岩应该多与高校合作,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办好高新技术孵化器和创谷,做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陈圣文:龙岩要加大研发机构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主导产业,精准成立和引进符合我市相关产业的研发机构,并引入高层次和创新人才。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奖励额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赖健:深圳人的一种敢于担当精神,一种不讲个人得失,只讲国家兴亡、民族苦难、人民幸福的崇高境界,一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张志威:科技部门在为企业服务时,要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汤金水:龙岩要注重抓主导产业的制高点,引进一流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要搞好营商环境,培育一批“双创”人才,建立“双创”空间,孵化本土企业,提升产业转化的动能。

产业升级组:

林钦:从老区到特区,感受的不仅仅是我市与发达地区经济体块的差距,更有思想观念、执政理念的不足。加快我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作为;必须走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赖庆斌:通过学习,更深刻理解了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作为龙岩对外发展的新高地,龙岩经开区要结合龙岩实际,率先在制度创新、效率变革、敢创敢试中推动思想的再解放,机制的再创新和工作的再落实。

张迪隆:培训期间,近距离感受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听到最多的字眼是“改革”“创新”“人才”“转型升级”等,深圳的高速发展也进一步诠释“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李贵乾:深圳的地理位置不可复制,但深圳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深圳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其建立了“小政府,大市场”的良好发展环境,坚持以企业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政府因势利导进行制度创新。

郭晶荣:“深爱人才,圳等你来”,深圳从法制、政策、资金等各方面为人才“撑伞”。正是这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爱才用才做法,为深圳发展成为现代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冰超:龙岩要学习深圳改革创新中“敢闯敢创、宽容失败”的精神,深圳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历经风雨和挫折中步步前行,直至今日,深圳仍继续自身改革,创新发展。

人才政策组:

周仁金:深圳的潜力在于以改革创新之精神、以更加包容开放之姿态,以人才引领创新创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创新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我们老区干部来讲,这是必须学习的精神财富,也是推动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黄素珍:学习借鉴深圳经验,推动龙岩七景区的发展首要的是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不能总是强调客观差距,要多在主观上找差距、在困境中找出路、在挑战中抓机遇。

林福强:学习深圳,要坚持用市场思维导向,引领各项产业发展;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优秀本土人才返乡创业,积极招引全国人才;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为企业产业链补短板、打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

蔡小卫:深圳产业转型发展对龙岩至少有以下启示: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制度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立足我市产业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加快我市人才发展战略布局,以良好的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带动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落户我市。

丘金山:学习时间不长感受却很深。一是高效,学习安排紧凑体现了深圳效率,授课内容针对性强,参观地点规划无不彰显深圳质量。二是活力,思想上的开放,骨髓里的拼搏和政策上的灵活让深圳充满活力。

湾区融合组:

范启有:深圳市领导说,“政策研究很重要,比搞几个100亿的项目重要得多”。建议龙岩学习深圳的做法,认真梳理以往招商引资等有关营商环境的政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制定出台一个管用好用的营商环境政策。

王尧华:作为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岩,要做活“商”字文章。要精准招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六大产业驻点招商。要创新强商,支持企业创新创造,做强做优。要揽才活商,生态引商,用心营商。

邱声农:深圳二期培训的体会有三点:一是始终顺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是始终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认识市场、尊重市场、利用市场,是深圳发展的根本路径。三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严志敏:政府在政策、体制、机制上应该充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抓住几大主导产业,出台政策鼓励做强产业链及创新,放活小微、个人创业的环境空间。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干部的创新热情。

赵紫岳: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把深圳改革开放中“闯”和“创”的精神带回去,充分发挥年轻人热情向上,思维创新,敢闯敢拼优势,为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贡献力量。

园区建设组:

廖方顺:要及时兑现在招商过程中的承诺,帮助企业解决在建链、强链、补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加快园区软硬件设施建设,把审批事项接入e龙岩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办事效率,做大做强产业园区。

陈良斌:“专业服务助推产业发展升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政府服务是助推器。引进(招录)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干部来服务企业,做好相关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张以金:龙岩要在加快双融入、加大人才引进及政策扶持上做好加法文章;在简政放权、节能减排、破除发展瓶颈等方面做好减法文章。加快产城融合、园区发展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研发和科技竞争力。

邱艳:学习深圳,重点在要素保障和管理创新方面进行提升和提高。提高土地要素保障力度,实行租让结合、租售并举等灵活方式提供土地或厂房。提升管理方式,营造公平高效的投资环境,推进园区产城融合规划。

陈丽琳:“大胆、创新”这是在深圳学习感触最深的。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干部,要积极主动对标,敢闯敢试,推进更多事项“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自助办”。推进项目审批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企业管理组:

章景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我们要找准定位,改善营商环境,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企业的最大吸力,让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浪潮中当主力、打前锋。

徐晖:通过近距离的学习,感觉到差距,更充满发展的紧迫感,体会到当前龙岩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挣脱枷锁,放开手脚,对龙岩发展有利的事,只要不违法违纪,就要多做多鼓励多支持。

王宏亚:在大鹏之城倾听春天的故事,感受扑面而来无所不在的创新与活力,我们聆听、比较、领悟、思考,深感龙岩产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

林卫华: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龙岩与深圳的差距。我们一定要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心态,学习深圳党员干部“永不僵化、永不松懈、永不停步”精神,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的使命担当、责任担当。

吴永生:永不止步持续创新是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经验。打造多层次人才成长和新型自主创新培育土壤的创新型城市平台,是深圳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做法,深圳经验值得借鉴。

报道策划:朱廷彬 高营光

统筹:王仰华 刘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