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积分”兑出新风尚
■通讯员 石沅平
“这个月我靠清扫道路攒了不少积分,可以兑换一袋大米和洗洁精!”日前,在武平县桃溪镇新礤村的“共富超市”里,89岁的邓秋连拿着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时难掩笑意。这是武平县探索文明共富新模式的生动缩影,通过推行“共富积分”制度,让文明行为“有分值”,乡村治理“有温度”,共同富裕“有路径”。
走进新礤村,干净整洁的村道映入眼帘,老人孩子坐在竹下乘凉聊天,其乐融融。很难想象,这个如今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村落,曾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治理乏力。
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深化“文明共富”机制,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新礤村两委结合“文明共富”工作部署,创新推出“共富积分”管理制度,将乡村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
“共富积分”建立四项量化积分兑换,设置基础积分项、加分项、扣分项、一票否决项和“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村民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新礤村副主任兰盛林介绍:“我们联合爱心人士筹集物资,建立‘积分超市’,让村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制度推行两月来,新礤村发生显著变化:村民们自觉清理房前屋后,曾经“脏乱差”的乡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乡风更加文明,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大大提升,村民们安居乐业。更可喜的是,“共富积分”带动了村里产业发展,全村有700余人从事茶产业,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年增收6万余元。
目前,已有185户村民积极投身其中,参与率高达84.1%,累计登记积分10675分,兑换500分,“现在村里人人都在‘赚积分’,我们自愿做的事情还能在积分超市换生活用品,大家都很欢喜。”邓秋连说道。
从“要我参与”到“共富同行”,武平县引导各村(社区)用“积分”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门,既破解了农村治理“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又拓宽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武平县将持续深化“共富积分”制度建设,在更多村(社区)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富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