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清风正气 以优良作风奋力谱写新篇

——龙岩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综述


龙媒体记者 廖倩琳 通讯员 张春水

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自今年3月起,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龙岩市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实现了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省委高度重视龙岩市学习教育工作,省委派出学习教育第一督导组进驻我市开展学习教育督导工作,建立“四同四一”工作法,以务求实效的作风指导推动龙岩市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省委督导组的精准指导下,龙岩市建立健全了“六抓六促”工作机制。

高位推动,精准部署,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龙岩市委坚决扛起学习教育主体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开展。

抓谋划部署,促统筹推进——

方向明、思路清,才能执行准、效果实。

“头雁”先行,示范带动。市委常委班子发挥示范作用,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读书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定期听取学习教育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全市学习教育工作。

成立市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工作例会,印发工作提示、下发工作通知,对学习教育重点工作逐项研究、精准指导。建立省委督导组交办件全流程跟踪督办机制,做到一周一调度、一周一反馈。召开机关、教育、国企、卫健、“两新”等领域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分类指导推进各领域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抓学习研讨,促内化于心——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市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吃透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市开展中心组学习2630次、举办读书班167期、专题研讨1702次、上专题党课4949场次。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学习教育主题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2.48万次,交流研讨1.3万次、上专题党课6010场次。

闽西有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三多”优势,龙岩市从闽西红色历史中提炼出10余篇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专题课程,深挖用好习近平总书记20次来岩考察调研理论和实践“富矿”,打造“重走毛主席调查路”“重走习总书记乡村振兴路”等精品路线,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龙岩留下的“一棵香樟树”“一本林权证”等生动故事。

用好16个新思想学习教育点和100个红色教育资源点,开展各类学习和宣讲活动1.3万场次、受众超100万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作风建设的精神力量。

永定区打造特色现场教学和“微党课”,建立“八项规定制度库+典型案例活教材”双资源库,有效实现客家文化和学习教育深度融合。

上杭县深挖用好习近平总书记13次到上杭调研的宝贵理论和实践“富矿”,开发《向领袖学习调查研究——从毛泽东到习近平》《汲取红土智慧 从上杭再出发》等精品课程。

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抓整治

龙岩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作风体检”,从严从实查摆问题,动真碰硬抓好整治。

抓查摆整治,促见行见效——

敢于直面问题,从严从实整改,是抓好学习教育的关键。

全市各级党组织严格对照2个清单28个具体表现,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督促检查、信访反映等,系统梳理和查找群众反映强烈和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针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单靠地方和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建立市县联动整改机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64份,推动解决问题60个。

新罗区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直接办、协助办、跟踪办”机制,推动解决了“南建新村二十七年办证难题”。

上杭县针对集中整治问题按轻重缓解划分红色、橙色、蓝色三个级别,由县委常委挂钩推进,逐项破解问题梗阻。

抓开门教育,促可感可及——

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

坚持开门听取意见、开门调查研究、开门服务群众、开门接受监督,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主动靠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活动,全面推行“居民夜谈会”制度,全市36名市厅级领导、198名县处级领导深入挂钩社区听民意、访民情,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2240件。

深化“党员回家工程”,收集老旧小区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6100多个,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613多场次,解锁群众微心愿1001个。

关注“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形成我市办好群众身边十件“暖心事”等3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各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均稳步推进,已提前完成4大项、6小项群众身边“暖心事”。

武平县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征集意见并建立民生问题台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特殊人群“就餐难”突出问题,为2000余名环卫工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开办“温暖食堂”。

漳平市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民生保障问题,创新“惠民食堂+美团免费配送”模式,解决5000余名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锤炼过硬作风,凝聚奋进力量

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

抓风腐同查,促作风改进——

成立3个市级督导组,采取“三同三共”“四同四一”等工作法,对市林业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投资集团,连城县,新罗区西陂街道等6个单位开展督导工作。收集意见建议180条,开展同题共答、解剖麻雀60次,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83个,帮助建章立制27项。

聚焦“5+2+16”专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制定“专项整治”“具体实事”“三责协同”责任清单,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乡村振兴资金、医保基金、养老服务等重点整治项目,找准突出问题8735个、解决8607个,推动建章立制877项。

准确把握“四风”纠治的阶段性重点,部署开展违规吃喝问题、“新形象工程”等专项整治,指导各级开展自查自纠,开展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

探索推行公务接待新方式,以永定、漳平为试点实行出差人员“扫码用餐、自付餐费”制度,推动公务接待由“凭公函吃桌餐”变为“扫码用餐、自付餐费”,重塑公务用餐清朗生态,该做法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

长汀县建立“抽查+暗访”机制、旅游投诉“一口受理、快速办结”机制,积极保障消费者权益,“汀州古城游”持续火爆,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游客满意度达98.7%。

连城县建立县领导领办问题整改和带头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三个一”工作机制,有效破解朱地新村搬迁安置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抓学用结合,促高质量发展——

龙岩市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推动发展上。

深化大招商招好商行动,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2个、总投资522亿元。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2+4”产业和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持续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1015名市县领导干部深入挂钩联系的1500家重点企业开展帮扶4729人次、协调解决问题近1700个。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健康,社会大局安定稳定,在统的2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1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3位。

持续打造“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推进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10件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暖心事”。深化落实“教育强市”战略27条措施,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学位2530个。深化关爱行动,推动“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11340名留守儿童实施结对帮扶。

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 100%,按期答复率99.76%。新罗区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接访、云上会访”等方式,深入一线广泛倾听民声、深入查摆问题、从严从实整改,实现学习成效与服务民生“双向提升”。

深化移风易俗,开展文明实践服务和主题宣传活动1000多场、受众24万人次,倡导孝道文化,深化婚姻家事服务,抵制高额彩礼,革除殡葬陋习,不断弘扬婚丧喜庆新风尚。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全市上下将坚持严的基调不放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主动担当、善于作为,着力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