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光芒 脚下有力量
——龙岩市选优生座谈会见闻
■龙媒体记者 王占鑫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在昨日召开的全市选优生座谈会上,从40所“双一流”高校选拔引进的64名选优生齐聚一堂,讲工作难忘故事、谈基层经历感悟。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经历,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在基层沃土中锤炼成长的生动缩影——
“入职一年来,我深入林坊各个村庄,在薯田里向村民了解红薯的生长周期、培育方式,在水库边与村干部一同考察水质、记录数据,在深山中调研林情、摸排险情,在一次次的发问与学习中得到了历练和成长。”2024年选优生、连城县林坊镇党委委员林如歌说,“读起来”远没有“做起来”有说服力,也深刻感悟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现实意义。
2023年选优生、长汀县南山镇党委委员郑玲娜说:“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学会在耐心细致中解决‘急难愁盼’,在刚柔并济中解决‘疑难杂症’,在统筹借力中解决‘难越关山’,我将怀赤诚之心、倾热忱之情,步履不停地走好这场与基层的双向奔赴之旅。”
从“纸上谈兵”到“知行合一”,他们收获满满——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我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角色置换’。”毕业于厦门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的2023年选优生、上杭县蛟洋镇党委委员张淑敏坦言,原以为到了基层,所学专业再无用武之地,现在从环保部门的水质分析、采样检测,到开展化学科普讲座,再到开展校地合作对接洽谈,助力产学研融合发展,深深体会到选优生扎根基层最美的“化学反应”。
“从本科至博士,我一直主攻环境生态方向,当被村民问到春尾溪的水质如何进一步提升时,我认识到‘绿水青山’不是论文里的理论,是让红土地长出‘金叶子’的实践。”来自辽宁本溪的2025年选优生、漳平市和平镇干部袁博表示,将用所学知识赋能乡村振兴路,为美丽龙岩建设贡献力量。
......
会议结束后,全体选优生意气风发走出会场,带着新的思考与感悟踏上返程。他们知道,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大可作为,这场浸润着理论厚度与实践温度的成长之旅,必将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动人的乐章。
速评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2023年起,我市连续三年面向全国40所“双一流”高校选拔引进优秀毕业生到龙岩工作,目前,共引进3批次69名选优生。这些选优生队伍年纪轻、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优,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壮志满怀的奋斗激情,他们的到来为龙岩发展汇聚了更多青春力量。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各项工作机制,为广大选优生量身制定培养方案,让他们在熟悉的领域发挥专业特长,并始终坚持“实干实效、奖惩分明”的用人导向,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