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龙媒体记者 赖珊盛 通讯员 麻小洁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今年以来,市政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委员进百村”专项活动,组织委员约100人次,分赴全市9个挂钩村开展专项活动20余场次,动员58名政协委员“一对一”帮扶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制订了工作方案,确保活动有章可循,通过调研走访帮助理顺发展思路,发挥优势助力资源对接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市政协委员们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积极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林志娟委员为此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市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的建议》,为提升基层治理骨干能力拓展思路;廖雪涵委员则在《加强“新农人”队伍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的提案中,呼吁强化新农人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培育品牌、走文旅融合之路方面,各党派及委员们也积极发声。致公党龙岩市委会提出《以茶为媒 以旅兴茶 打造我市茶旅新经济》,民革龙岩市委会提出《关于加强龙岩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农工党龙岩市委会提出《关于做强做优“红古田”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议》等提案。此外,王秀珍、罗文谦等委员也在提案中表达了对乡村振兴产业品牌建设的深切关切,为乡村产业品牌化发展指明方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要立足农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巩固和提升传统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同时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当前,龙岩面临着一些发展难题,中心城区许多农民进城务工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收入增长缓慢,工作岗位多局限于传统行业;部分优质农产品因农业产业链短、销售渠道不畅,不得不低价倾销,难以体现应有市场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李珠委员在《关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建议》中建言献策,带来诸多启发。邱彬荣、张炜斌等委员也围绕解决农民就业和出路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看法。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市政协及委员们将持续聚智建言,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让我市广大农村地区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