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客韵焕新彩

——闽西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龙媒体记者 丘启龙

长汀古城的夜空中,千台无人机勾勒出客家非遗“烧火龙”的恢宏壮美;龙津湖公园的非遗集市里,飘荡着客家米酒的醇香;永定土楼前的客家民俗活动旁,吸引着八方来客围观参与......今日的闽西,上下同心、万众参与,千年客家文化正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鲜活姿态,走出深闺、火遍四方。

保护:上下同心发力

今年6月,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西客家儿女欢欣鼓舞。

“这是我市对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成果。”8月1日,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市将客家文化保护列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立法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发动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措并举推进客家文化保护传承。

自上而下,一体推进。实验区自批准设立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多次来龙岩调研、全程指导实验区建设,累计下达国家专项资金3937.5万元。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龙岩调研指导,并对实验区建设、文旅融合、文物保护等工作作出指示批示,累计下达省级资金1845.1万元。

此外,我市把实验区建设写入市委全会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并将实验区《总体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规划。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条例》,这是全国首部客家文化地方性保护法规,为客家文化保护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据统计,近年来,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实验区建设资金90.02亿元,基本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目标。

研究:溯源客家血脉

正值暑假,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里游人涌动,很多父母带着孩子追溯姓氏源流,感受客家文化底蕴。“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祖先从哪里来,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要明白作为客家人是很骄傲很自豪的。”来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的刘开明告诉记者。

研究好、传承好、发展好客家文化,是每一个客家人的心愿,也是我市各级各部门及各界各团体的职责使命。闽西客联会秘书长邹文清介绍,近年来,闽西客联会以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发展客家事业为己任,团结广大热心客家事业的人士,聚焦“七个客家”建设任务,推动客家事业迈向新高度——

夯实“祖地客家”,编撰《客家祖地外迁研究丛书》,溯源闽西与全球客家的血脉联系;拓展“海峡客家”,举办两岸青少年客家迁徙路研学、定光文化节等活动,深化“两岸一家亲”共识;推进“海丝客家”,联动40多个国家客属社团,以世客会为桥,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深耕“红色客家”,贯通红色文化与客家精神,赓续忠诚信仰;细抓“永续客家”,开展客家话传承行动,推动“讲好普通话,不忘客家话”,守护文化根基,培塑文化传承新力量;提升“美食客家”,开展客家美食文化研究,助力打造龙岩美食文化大产业,要让客家美食香飘世界;探索“云上客家”,开发宣传推介新模式,让客家文化在“云端”传承发展。

“闽西客家文化充满魅力,我们既要研究保护,也要交流互动、活化传承,让客家文化再次在我们身边‘火起来’!”闽西客联会秘书长邹文清说道。

传承:呼唤青年担当

“八打竹板叮打叮,说说客家好风气......”日前,永定区岐岭镇下山村乡村文化会客厅内,82岁的村民陈福香唱着歌谣,用客家山歌与村民聊传统话新风,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观看聆听。

老屋新貌,老调新声。这座由旧村部改造而成的文化地标,是龙岩全市156座乡村文化会客厅的生动缩影,它们用“活态传承”方式,以青春的姿态,推动闽西客家文化传承发展。

长汀县河田镇南塘村文化会客厅,常态化举办“农耕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河田鸡文化节”等带有本地特色的客家民俗活动,让客家“耕读文化”火起来;连城县宣和镇培田村将废弃粮仓改造成培田美术馆,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此开展自然教育、研学,孵化出了诸如“一米山禾”“自在培田”“溪山窑”等传承客家文化的文创品牌;武平县永平镇帽村村对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方氏祖屋‘竹苞松茂’”以及老粮站等进行修缮改造,打造成为村史展陈、客家非遗文化展示的乡村文化会客厅,受到当地村民连连称赞......

同时,我市构建起较完整的国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培育数量充实且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人队伍,建成一批融入百姓生活的非遗传承场馆。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29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5人。我市还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自实验区设立以来,全市文艺院团组织“周周有戏”“戏曲进乡村”等活动,举办包括“十大群文”“红色文艺轻骑兵”“龙津大家唱·百姓大舞台”等在内的文化惠民活动1000多场次,精心打造客家土楼三部曲《土楼回响》《土楼神韵》《歌剧土楼》等。

“传承发展千年客家文化,需要客家青年勇担责任,发挥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龙岩学院师范学院原院长、闽台客家研究院原院长、闽西客家联谊会副会长陈弦章寄语客家青年。

记者手记

在上杭客家族谱博物馆里,来自海内外的客家青年触摸姓氏族谱,追寻先辈足迹,交流感悟客家文化魅力。“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客家人山河一脉、千年同根。当传统拥抱现代,客家青年正以青春智慧,让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灼灼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