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长护险『天津实践 』

解困众多失能家庭


我国人口老龄化使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成为民生“刚需”。作为最早参与长护险试点的商业保险机构之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在天津通过机制建设、服务创新、资源赋能等方式,走出了一条“保险 + 照护”的长护险路径,为切实解决当地失能人员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境提供了新方案。

创新经办机制体系

据天津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24年末,天津60岁及以上人口34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4.93%,其中失能老人已超过14万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推动天津在2020年正式成为了长护险试点城市。而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早在2021年4月就以第一名成绩中标长期护理保险项目主承保资格。随后,便牵头各商保公司争分夺秒推进长护险网点新筹和团队新建。中标3个月内成功支付首笔长护险待遇资金,并在全国首创“市级统筹、片区指导、机构承办”三级体系。1个市级中心、3个片区中心、21个分中心如毛细血管般遍布津沽大地,让政策红利直达每一个需要的家庭。2024年,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累计支付长护险基金近1.3亿元,惠及重度失能群众近8000人。

筑牢长护险服务根基

长护险制度的核心要义是服务。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结合实际需求,组建近70人的专业化经办队伍,团队中具备医疗、康复专业背景人员占比超30%。从肌力测试到认知反应,从语言能力到日常活动需求,他们在天津各地持续开展失能评估、追踪、回访,及时调整失能人员的评估等级,提供针对性服务,用专业丈量着服务的精准度。同时,他们聚焦机构准入、失能评估、稽核检查、档案管理、服务管理、待遇结算和群众满意度等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做好日常管理管控,为失能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长期护理服务。当东丽区养老院的宋阿姨在护工协助下津津有味地用餐时,当北辰区社区的刘大爷在家属培训后露出欣慰笑容时,专业服务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亲情照护温暖千万家庭

“长护险惠民政策解救了我这个满目疮痍的家。”特意到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长护险中心送锦旗的郭爷爷家属热泪盈眶地说。年逾七旬的郭爷爷因患偏瘫失能长期卧床,然而祸不单行,唯一的儿子前两年遭遇严重车祸,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办理了长护险后这个家庭终于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每周都会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来帮忙,又是擦洗,又是喂饭,又是理发,有时候(帮忙)做家务,真是解决了不少问题。”郭爷爷的老伴感慨道。在专业照护服务之外,天津近年来还开始推行长护险亲情照护服务新模式,为参保人员自主选定的照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培训,提升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水平。

从海河之滨的民生期盼到应对全国老龄化的国家大局,多年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致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健康保障,持续推进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疾病保险等各类产品研发,已参与承办80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13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和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 

(岩国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