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四减四增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


孩子们参加围棋比赛

“孩子作业少了,周末能去科技馆参加机器人社团了;我们家长不用天天盯着打卡群,晚上也能和孩子好好聊聊天了。”新罗区学生家长林女士的切身感受,道出了当地教育生态的悄然转变。近日,教育部督导局精选100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典型案例汇编成册,龙岩市《精准把握“四个减负增效”督导》案例成功入选,其创新实践的“四减四增”模式,为破解义务教育发展难题提供了鲜活样本。

这场变革始于精准的“把脉问诊”。2023年,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全覆盖调研,面向家长、学校、教师、学生设计专项问卷,最终形成的5份分析报告直指痛点:超80%的学生每天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近60%的家长每月为学校事务耗时超8小时,约70%的教师被非教学事务挤占大量精力。“数据不会说谎,这些数字就是改革的指南针。”市教育督导评估中心负责人说,基于此,“学校管理减压增效力、教师主业减扰增活力、学生作业减量增潜力、家校配合减责增合力”的“四减四增”思路应运而生。

减法做足,加法才能精准发力。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市县两级教育部门打响“减负攻坚战”:全面清理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201项、非教育教学任务208项、检查评比考核128项,最终清理125项进校园活动、171项无关任务,压减合并46项检查评比,压减率达63.69%。清理后的校园,资源向教学核心工作聚集:全市127所义务教育学校中,99.22%实现“2+3”课后服务模式,学生可在基础服务外选择科学实验、艺术赏析等拓展项目;97.66%的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类活动,孩子们在航模制作、编程课堂上迸发创造力。

制度护航让减负不走过场。龙岩市出台《“宁静校园·清风护苗”工作方案》,建立严格的审批报备制度,明确未经教育部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开展非教学检查。2024年市直部门申报的56项“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41项被清理,仅保留4项纳入“白名单”向社会公布。同步发布的还有《龙岩市中小学校减负清单》《学生家长减负清单》,从作业设计到教辅管理,为各方划定清晰边界。

督导机制的创新让改革落地有声。全市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将“四个减负增效”纳入每月督导重点,督学入校检查后的数据实时上传市级平台,形成“校级有清单、县级有台账、市级有数据库”的三级管理体系。2024年两轮专项督导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0个,整改职能部门问题110个,96.2%的问题解决率让教育焦虑逐步缓解。

如今的龙岩校园,变化触手可及:教师专注教学的时间多了,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大了,家长参与教育的心态顺了,家长群里晒娃阅读、运动的照片多了。这场“四减四增”的探索,不仅让“上好学”从愿望变成日常,更凭着这份全国典型案例,写下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龙岩答案”。

(龙媒体记者 卢丽宽 通讯员 王文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