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形式深挖“精神富矿”赓续红色血脉


本报讯(龙媒体记者 张梓睿 通讯员 丘金燕 刘寨平)“再苦再难,就是饿死病死也决不动用公家一分钱”,近日,在“烽火闽西——财政金融英烈事迹展”巡展现场,解说员通过生动的讲述,将闽西红色金融的峥嵘岁月娓娓道来,来自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市分行等单位的党员干部们,正全神贯注地聆听这段承载着初心与信仰的历史。这一活动是我市深耕红色沃土、深入挖掘英烈文化“精神富矿”的缩影。

为不断丰富红色基因库,我市广泛收集红色文物,如廖海涛烈士的家书,郭义为烈士生前所使用的砚台、铜瓢及大量图文史料等;积极走访老红军、参战老兵及烈士后代,面对面聆听他们的红色故事,以视频和文字记录历史;依托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丰富馆藏,以红色文物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背后的初心故事。

目前,我市共有烈士纪念设施7322处,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其红色教育功能,在清明、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我市组织开展老兵讲堂、诗歌朗诵、献花祭扫等活动3900余场,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900余场,超15万人次参与。此外,推动105处烈士纪念设施与123所学校结对共建,开展“开学第一课”、入队入团仪式等活动800余场,覆盖师生6万余人次,并将91处烈士纪念设施纳入社区矫正教育基地,实现红色文化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深入挖掘整理闽西英烈事迹,编印《闽西英烈风采》,推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英烈事迹展》等8个专题展陈,提供“订单式”巡展128场。举办闽西英烈故事演讲比赛,成立“致敬英烈赓续传承”宣讲团,累计宣讲260余场,覆盖群众近8万人次。精心打造《天山雪莲骨铮铮》《少年英雄张锦辉》等8部闽西英烈题材情景剧,让闽西英烈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创新推出“你们的名字 我们守护”网上H5云缅怀页面,号召市民为英烈点亮英名、敬献鲜花。拍摄“龙岩市烈士纪念设施”系列短视频,开展“闽西百名共产党英烈风采”网上展播,举办巾帼英烈事迹视频展播,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让烈士事迹深入人心,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焕发铸魂育人的蓬勃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奋进新征程中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