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铸魂 青春接力
实践团成员在古田会议会址前合影
“闽西的红土会记得,曾有一群青年在这里读懂信仰。”7月13日,随着福州大学“红帆先锋班”实践团的大巴驶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这场汇聚了福州大学20多个学院及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40多位学子的红色实践画上圆满句号。为期七天的“红古田·红故事”之旅,让红色历史从课本走向热土,在青年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实践团来到新罗区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泛黄文献与锈迹武器诉说着“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奇迹,红军斗笠上的篾痕、龙岩博物馆里的旧传单,让历史有了可触的温度。在上杭县古田会议会址内,长条凳与煤油灯静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理念穿越时空;毛主席纪念园里,巍然矗立的汉白玉雕像前,队员们读懂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分量。
同学们来到永定区金砂镇的红色旧址群,在张鼎丞故居、金谷寺与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间穿行,听讲解员讲解永定暴动故事,感受到这片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底色。长汀罗汉岭苍松间,瞿秋白就义前的手稿字字千钧;杨成武将军的长征马灯映照戎马一生。连城县松毛岭,漫山纪念碑林与护林员讲述的松毛岭阻击战牺牲故事,让“革命牺牲”有了温度;项南纪念馆的警句为青年指路。
在上杭教学点的座谈会上,思想碰撞热烈。福州大学林曼嘉同学分享:“从‘知道’到‘懂得’,红色历史成了血脉力量,我要讲给更多人听。”湖南大学博士禹蜜从湘闽红色文化共通处切入:“韶山与闽西的红,核心都是‘为人民’,青年要做红色资源转化者。”指导老师邢凡凡感慨:“这些红色地标是‘活教材’,学子带走的不仅是记忆,更是前行信念。”
七天的实践虽已落幕,但闽西的红土气息仍萦绕在队员们心头。那些在历史现场的驻足、在座谈会上的深思,终将沉淀为青年学子的精神钙质。正如队员们所说:“闽西的红是信仰的颜色,带着这份底色前行,我们定会成为红色故事的续写者,让青春在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
(龙媒体记者 卢丽宽 通讯员 谌昱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