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余对新人的『轻彩礼 』选择

——我市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整治的民生实践


龙媒体记者 陈斯斌 通讯员 郑嘉雯

近日,一辆挂着红花、喜字的巴士从新罗区龙门镇集镇驶过,这是一对新人租用的“宝宝巴士”婚车,引得沿途群众纷纷驻足,为其点赞祝福!租用“宝宝巴士”成本极低,目前,新罗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它替代豪车车队,既节省开支,又传递理性消费、拒绝攀比的价值观,为婚俗改革提供了创新样本。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倡导婚庆文明新风,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新婚家庭中,有1418对新人践行零彩礼、低彩礼,彩礼金额较往年整体下降约15%。

今年初,一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悄然展开。武平县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调研,通过集中座谈、入户走访等方式,“抽丝剥茧”,摸清“高价彩礼”盛行的根源,提出针对性整治意见建议;长汀县成立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工作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梳理出11项涵盖宣传引导、规范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任务清单,为整治工作明确路径。

为确保整治抓出成效,全市各地均构建起县乡村一体的整治网络。武平县委书记挂帅,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为全县整治工作定方向、定目标、定路径。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对全县34621名适婚青年落实挂钩包户劝导制度,主动上门宣传引导。长汀县在各行政村部署“新风观察员”,由村妇联主席或网格员兼任,形成“村级日巡—乡镇周核—县级月研”三级预警机制。目前,全县18个乡镇已配备182名“新风观察员”,收集异常线索32条,成功介入15起高彩礼倾向案例,为整治工作筑牢坚实防线。

在整治过程中,我市十分重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协同发力整治高价彩礼现象。4月27日,市委农办印发《龙岩市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有关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市直有关部门职责,协同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村民议事站”“村民议事厅”等平台作用,村民们围绕高价彩礼问题热烈讨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破除“嫁女高彩礼才有面子”的陈旧观念。同时,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彩礼“限高”,为婚嫁“减负”;创新“新兴领域+优惠服务+志愿服务”模式,行业协会商会、非公企业为践行“零彩礼”的新人提供酒店、家纺等专属“大礼包”和婚宴折扣优惠,让婚俗新风尚落地生根。

群团组织以“宣”破题,制作《最好的彩礼》《情深深礼沉沉》等原创短视频,播放量累计突破80万,开展“为爱减负 为家添福”等宣讲100余场,发放倡议书1.5万余份,让文明婚俗“入脑入心”;以“联”搭桥,搭建“政府+社会+家庭”协同服务平台,组建公益红娘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青年联谊活动13场,700余名单身青年参与,招募14家“婚俗新风礼遇保障单位(企业)”,为“零彩礼”家庭提供专属“政策礼包”。

市、县两级法院成立家事审判法庭,打造专业化审判阵地,秉持“判决引领示范”理念,审理高额彩礼案件,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普法力度,通过“两微一端”、线下活动等宣传彩礼典型案例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抵制高额彩礼。

同时,市委宣传部牵头,召开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宣传工作碰头会,制定下发《龙岩市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宣传工作方案》,从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等方面加大对农村高额彩礼整治的舆论宣传力度,使抵制高额彩礼成为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