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多管齐下做大做强应急产业
■通讯员 温连光 司青
近日,在位于龙岩中心城市北部新城(厦龙合作区)龙州工业园内的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各类工具,在一辆辆移动应急电源车、抢险救援照明车之间忙碌,交织出一曲繁忙的生产乐章。
新罗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已形成国家级产业集群体系。早在2017年,龙州工业园获评“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新罗区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又通过“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是该区唯一拥有“双国家级”产业标签的产业。目前,该产业集群内拥有产业链企业95家,年产值超200亿元,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其中,拥有侨龙、海德馨等行业标杆企业,有38个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还主导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应急产业,新罗区多管齐下。在招商方面,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兴链”,开展“三个一批”专项行动。围绕侨龙应急子车总成、液压系统等需求,推进“循环利用一批”,强化区域内企业协作,加强本地关联企业技改升级,提升本地标准零部件配套率,减少对外购的依赖。针对外购关键部件,实施“靶向招商一批”,重点招引机组、断路器、铜排等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填补供应链空白。推动“扩展延伸一批”,支持引导企业拓展产业链,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手拉手”活动,组织企业代表们交流需求、探讨合作,为企业搭建起沟通桥梁,填补预期规模市场空白。
在产业升级路径上,一方面推动应急抢险救援产业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该区依托现有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基础,引入低空经济创新要素,推动龙头企业研发集成无人机监测系统的抢险装备,用于高层火灾扑救、洪涝灾情侦察等场景,还探索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无人机灭火技术,计划通过建设低空应急测试场等方式,构建“地面装备+空中节点”的立体救援网络。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驱动应急产业智能化跃升。以“互联网+制造”为基础,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两化融合项目、智能制造项目,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工”。以龙工、龙净、侨龙等为龙头,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增智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拓展。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载体,该区科学分类布局,精准匹配产业需求。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主要依托龙州工业园、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等。园区内,空间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技改升级、链主扩能项目优先落地,保障企业发展空间。生产性服务平台也在不断完善,检测中心内,先进设备高速运转,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研发实验室中,科研人员专注研究,为产业创新出谋划策。此外,新建的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腾笼换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为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今年1至5月,全区安全应急产业总产值89.31亿元,同比增长5.2%。
编辑手记
新罗区应急抢险救援装备产业以“双国家级”集群为基石,年产值突破200亿元,为全市应急产业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板。其发展路径蕴含了一链协同强基、融合创新提质、载体优化蓄力等可推广经验。新罗实践印证,龙岩市应急产业壮大需立足现有集群优势,强化区域协同创新与要素精准配置,方能在安全应急新赛道上持续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