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龙岩指尖艺术绽放世界舞台
“书梦美丽工坊”架起文化与交流的桥梁
■龙媒体记者 高秀珍 通讯员 林双双
“这次能在联合国展出我们的作品,意义非凡。对于非遗文化来说,这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契机。”谈起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展览,书梦美丽工坊主理人林梅芳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近日,第18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会议期间,“美丽工坊 绽放纽约”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展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中国23个省区市的200余件“美丽工坊”文创作品,其中龙岩书梦美丽工坊选送的非遗布艺作品以传统扎染与现代潮玩碰撞出的独特魅力,成为各国代表镜头里的焦点。
作为全国第二批“美丽工坊”的杰出代表,书梦美丽工坊将传统扎染的氤氲色彩、细腻纹理与现代潮玩设计巧妙融合,憨态可掬的布偶、栩栩如生的摆件,引得各国代表纷纷驻足。
这一跨越万里的文化对话开创了龙岩市残疾人手工文创项目登上国际平台的先河,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更成为展示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的一个生动窗口。在龙岩本土,书梦美丽工坊早已成为残疾妇女实现人生价值的温暖港湾。自2023年成立以来,这座扎根闽西文化沃土的工坊,通过“培训—创作—销售”全链条服务,已累计开展培训500余人次,帮助13名残疾妇女实现稳定就业,120人通过居家灵活就业增收,实实在在地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美好愿景。
“龙岩的非遗布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种针法、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我们把传统布艺、皮艺化作助残‘金钥匙’。”林梅芳介绍,工坊针对视力、肢体残疾妇女的特点,开设差异化手工课程,搭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O2O就业平台,打破残疾妇女的就业壁垒。工坊还创新“非遗+”模式,不仅吸纳残疾人参与产品设计、摄影等工作,更走进中小学开展非遗研学,让残疾匠人站上讲台,传授传统技艺。目前,书梦美丽工坊已在连城、永定、长汀等地设立5个分工坊,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畅通助残工艺品销路。
“在联合国的舞台上,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驻足欣赏,惊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妙,这让我们坚信,非遗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瑰宝,值得被世界看见、了解与珍视。”林梅芳感慨道,这次联合国展出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证明了残疾妇女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价值。
如今,随着“非遗+”战略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闽西非遗元素正融入生活美学、文创产品和文旅体验,让残疾妇女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这场文化交流,不仅是龙岩非遗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更是这座城市以文化之力点亮残障群体幸福生活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