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润民心“如我在诉”融坚冰

——我市检察机关法理情综合施策化解信访矛盾纠纷记


通讯员 谢丹凤

“从拍桌怒吼到心悦诚服,从执念难消到息诉罢访——这一场场化干戈为玉帛的蜕变,正是龙岩市检察机关开出的‘法治处方’。”

近年来,龙岩市检察机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决策部署,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推进检察信访工作。通过构建“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综合治理”的工作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处置在基层,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平安龙岩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主治医师”精准把脉“疑难症”

2024年3月,长汀县一出租房内,朱某某与段某某因日常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引发肢体冲突,冲突过程中,朱某某持一楼客厅案板上的菜刀割伤段某某颈部左侧。案发后,朱某某向长汀县公安局投案。尽管持刀的朱某某已获刑九个月,但段某某坚持申诉:“从背后砍脖子就是要我的命!”

面对这份申诉,长汀县检察院包案领导郑伟带着案卷跨越300公里,在江西于都县的农家小院里,听段某某拍着桌子怒吼:“他拿的是菜刀!是脖子!”检察官明白,这不是简单的法律认知偏差。

“案情并不复杂,难点在于如何让段某某理解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区别,彻底打开其并非是‘被杀’的‘法结’,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法治温度。”郑伟检察官说。

2024年10月29日,长汀县检察院组织召开一场听证会。邀请律师、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担任听证员,共同推进矛盾化解。全面听取申诉人诉求,重点围绕此罪与彼罪、案件性质认定等问题逐一进行解释说明及公开评议,从“法、理、情”不同角度,逐层递进开展释法说理。同时听证员一致认为,考虑到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申诉人家庭经济困难的实际情况,希望检察机关能够依据相关司法政策给予申诉人切实帮助。长汀县检察院经释法说理后,依法发放司法救助金1万元,并引导其通过民事诉讼索赔。段某某最终服判息诉,案件实现实质性化解。

为了提升信访工作质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龙岩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专项治理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对首次申诉的刑事案件均要求院领导包案办理。两级院坚持把院领导接访和包案化解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对排查出的重点风险隐患案件,全部纳入院领导包案范围。

专项治理开展以来,两级院院领导共接访群众51人次,包案办理信访案件55件,办结后化解率达94.5%。

“听证会诊”妙手回春解“心结”

2019年12月16日中午,上杭县某工地爆发了一场激烈冲突。张某某因工程材料问题与工友石某丁、石某玉发生争执,情绪失控中三人扭打在一起。经鉴定,石某玉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2021年12月28日,张某某最终因故意伤害罪获刑十个月,张某某不服。2024年9月,张某某向龙岩市检察院提出申诉。

面对情绪激动的张某某,检察官没有着急驳回申诉,而是带着案卷直奔上杭县面对面与张某某交谈。“这明明是旧伤!凭什么算在我头上?”

经检察官深入核查,结合医院提供的相关医疗记录等证据均指向新伤结论时,检察官为了更好地解开张某某的心结,决定于2024年12月13日开展公开听证,邀请侦查人员、法医、律师和人民监督员同台释法,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解释。投影仪上,一张张手术记录、CT片和鉴定文书无声却有力地回应着申诉人的质疑。

听证会结束后,张某某长久凝视着证据材料,最终长叹一声:“虽然还是不甘心,但你们把道理讲透了。”这场持续五年的恩怨,终于在检察官既恪守法律底线,又尊重当事人感受的办案方式中画上句号。当法律监督既有精度又有温度,即便败诉的当事人,也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重量。

近年来,龙岩市检察院为全面落实信访案件“应听证,尽听证”。将公开听证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抓手,将群众诉求强烈、矛盾突出的案件作为听证重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第三方”参与,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赢公信。专项治理以来,两级院共开展信访公开听证8场次,听证后信访人均未再向检察机关信访。

“救助良方”精准纾解“燃眉急”

“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曾某娇红着眼眶,声音颤抖着向检察官诉说。

2023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叶某济的生命,也让他的家庭陷入绝境。肇事者林某炜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赔偿其妻子曾某娇等人843402.1元,但因无力承担高额赔偿,仅支付了5万元丧葬费,曾某娇家庭生计难以为继。不得已于2024年3月27日向新罗区人民检察院申请司法救助。

而新罗区检察院在收到曾某娇的司法救助申请后,迅速行动。承办人远赴诏安县实地走访,核实发现,妻子曾某娇不仅要赡养近八旬的公婆并且公公叶某坤为多重残疾人。大儿子叶某明目前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女儿叶某敏辍学在家,二儿子叶某波初中在读,曾某娇务工每月收入3000元,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两个十多岁孩子要抚养,家庭生活困难。

综合申请人曾某娇家庭困难程度,新罗区检察院对其发放司法救助金2万元,同时,向龙岩市检察院申请对其开展联合救助1万元。在发放司法救助金之外,新罗区检察院还派员前往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2024年4月24日,协同诏安县人民检察院,积极与诏安县秀篆镇政府、诏安县教育局、残疾人联合会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秀篆镇政府决定定期对申请人家庭开展走访慰问,诏安县教育局决定对曾某娇的儿子叶某波学费减半并开展心理辅导。在多部门协作下,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终于看到希望。司法救助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用温情托起了孩子的未来,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生活的裂缝。

这个案例正是龙岩市检察机关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为突破司法救助资金仅依靠财政拨款的局限,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多元救助+协同帮扶”新模式。漳平市检察院率先联合妇联、慈善总会设立龙岩首个司法救助专项慈善基金,目前已筹集资金14.5万元。“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已运用这笔基金救助了2名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2万元。”漳平市检察院综合业务部主任黄微介绍。

这种机制创新有效放大了救助效能,一方面通过财政资金保障基础救助,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来源,形成立体救助网络。如今,像曾某娇这样的困难家庭不仅能获得及时的经济救助,更能享受到教育帮扶、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支持,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救助升级。

“每一起信访案件的化解,都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注脚。”在这片红土地上,检察蓝正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将法理情融为一体,让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成为彰显公平正义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