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赋能铺就共富路
——上杭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纪实
■通讯员 张锋育 兰伟涛
7月1日,在上杭县行政服务中心,罗女士提交了一套材料,不到10分钟便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印章,这是该县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向全社会公布全县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及乡镇履职清单,并动态调整县直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让广大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办事体验的一个生动场景。
近年来,上杭县紧扣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目标,以行政复议改革、矛盾纠纷化解、综合行政执法、政务服务优化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试点县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法治架起权益“保障桥”
近日,市民邱先生因摩托车遮挡号牌被处罚。虽然认识到错误,但他觉得处罚过重了。于是,邱先生向上杭县行政复议受理中心申请复议。工作人员通过调解并结合邱先生实际情况,依法将处罚改为行政警告,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彰显执法温度。近年来,上杭县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为契机,成立咨询委员会,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构建起“受理-审理-监督”全流程机制。同时,还出台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系列文件,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自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受理复议申请209件,复议后起诉案件中复议机关保持100%合法率。
在临城镇,“有纠纷找何司法”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为了解决残疾人因土地租赁引发的纠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何龙仁自学手语,联合多方调解6小时促成和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近年来,上杭县创新“红土枫桥”治理模式,培育“商会枫桥”“红色枫桥”等5个调解品牌,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2024年,全县化解矛盾纠纷15973件,成功率98.8%,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矛盾纠纷化解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相关经验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案例选编。
法治护航营商“软环境”
“以前一年要接受多次检查,现在一次全搞定!”位于上杭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点赞上杭县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改革。针对企业反映的“多头查、重复查”问题,上杭县整合21个部门64项涉企检查事项,编制7大领域联合检查清单,依托“闽执法”平台实现检查计划线上申报、结果跨部门共享,让企业从“迎检忙”中解脱。同时,还创新“双随机+信用分级”监管,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对高风险企业“靶向发力”,将信用良好企业抽查比例降至15%以下,构建起“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案卷评查”监督体系,以严格监督倒逼执法规范化。
此外,该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发“杭好办”小程序,网上可办事项达99.26%,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工作日,并通过“跨省通办”“家门口办照”等创新举措,实现42项高频服务下沉乡镇,与广州番禺、漳州平和建立起跨域通办合作,取消33项政务证明、实施92项告知承诺事项,14项改革经验获省市推广,政务服务保持“零差评”。
法治带来政府“新形象”
近年来,上杭县坚持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每年对21个乡镇和40个县直单位开展常态化法治督察,70余名乡镇、县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都要向县委述法,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还统筹县、乡、村三级力量协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先后取得“1项全国标准、2个全国案例、3个国字招牌、4个示范试点、5个全省推广”等综合性成果,实现县政府领导班子“零违法”,2023年以来县政府行政应诉“零败诉”,县政府重大决策“零失误”。上杭县也因此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连续获评福建省第四、第五轮第一批平安县称号。
“接下来,我县将持续夯实工作基础底盘,持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持续提升政府履职水平,持续提升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持续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持续强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杭实践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上杭县主要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