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提品质、网销拓市场、文旅添活力——
龙岩地标品牌助推特色经济发展
■龙媒体记者 周千炜 通讯员 谢彩琴
日前,我市连城红心地瓜干、武平灵芝、长汀河田鸡、漳平水仙茶等10余家地理标志产品企业,参加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和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联合举办的“助力‘百千万工程’广州地理标志名品展销会”。展会期间,闽西特色产品供不应求,8家企业与大湾区经销商达成长期合作意向。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商标品牌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战略举措来抓,立足闽西实际,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截至目前,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已覆盖7个辖区,累计获批地理标志101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95件,保护产品6件。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业发展与标准化工作的深度融合,全力支持武平绿茶、新罗斜背茶、漳平永福杜鹃花等开展标准化工作,通过实施团体标准,有效推进地理标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增效、农民增收。截至2024年底,龙岩市现有地理标志产品相关地方标准3件、团体标准4件。
通过对地理标志的培育和引导,大力推进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商标品牌内涵和市场竞争动能,有力促进地方特色农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2024年,我市地理标志产业产值达372.63亿元,实现了“用活一枚地理标志商标、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为紧抓“互联网+”机遇拓展营销渠道,我市重点引导龙岩农发公司组建“红古田”抖音矩阵,初步构建了农产品线上直播销售网络和强大的供应链直播体系,显著提升了“红古田”品牌的区域内外知名度。永定区通过“县长等你买好货”等网络直播节目,主推以永定客家土楼地理标志为核心的绿色生态食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带动牛肉丸、巴戟天等在电商平台持续热销。
地理标志与文旅融合,是对龙岩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利用,既能打造出一批独具魅力的文旅产品和线路,又能让地理标志成为龙岩文旅的闪亮名片。近年来,我市持续举办“龙岩斜背茶”茶王赛、杭梅采摘节、海峡两岸连城兰花节、河田鸡文化节等“地理标志+文旅”活动,吸引更多外地游客走进龙岩在“品味”与“探索”中感受闽西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同时,稳步推进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紧密围绕各县(市、区)产业特色与发展需求,已在新罗、漳平、上杭、武平等地成功建立4个站点,为当地特色产业提供全链条、多方位的服务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优秀地理标志企业参加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大型展会,不断拓宽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速评
地理标志产品的生命力,始于土地的独特性,长于制度的创新力,最终还要落到农民的笑脸和乡村的活力上。当主播在直播间吆喝龙岩土特产品,屏幕后堆积的快递箱就是乡村奔向振兴的最真实刻度。地理标志撬动的不只是土特产的价值,更是把一方水土的禀赋,转化为千家万户门前那条通达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