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项目推进、资金管理、要素保障、质安监管、招投标整治五大 领域实施提级管理——
跑出水利建设“加速度”
■龙媒体记者 池银花 通讯员 郑春生
日前,在永定区光坑水库工程项目建设现场,渣土车来回穿梭,正对水库大坝主体工程进行坝基土石方开挖,现场施工用电线路架设、破碎系统安装有序推进,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房建设已完成。光坑水库位于永定河西溪支流,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库。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解决永定城区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城区防洪标准。
今年以来,我市水利部门紧抓水利建设的黄金时期,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记者26日从市水利局获悉,今年全市重点推进的水利项目72个,涵盖中小型水库、“五江一溪”项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等关键领域,正全面加速推进。
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的同时,水利投资持续创新高。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67.46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5月,全市完成水利投资29.9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3.66%,其中重大水利项目完成18.8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4.64%;向上争取资金6.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
当前水利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一股强劲的“水利动能”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而这背后,是一套创新性的“五提级”管理体系。
“我们在项目推进、资金管理、要素保障、质安监管、招投标整治五大领域实施提级管理,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市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提级推进方面,建立健全“领导协调+督导推进+一线服务”三项机制,推动万安溪引水工程、富溪一级水库等重点项目提速增效;资金提级管理方面,创新构建“专项调拨+常态监管+责任压实”三位一体国债资金管理体系,保障资金拨付;要素提级保障方面,构建“对外协同+对内贯通”协调体系,推动项目突破用地报批和征地移民等障碍;工程提级监督方面,以“质量强基+安全固本+创优引领”三向发力,连续四年荣获闽水杯金奖,铸就“龙岩质量”新标杆;招投标提级整治方面,构建“责任贯通+监管提级+督导闭环”三位一体整治体系,持续净化水利招投标市场。
据介绍,“五提级”管理体系为全市水利项目建设挂上“高速挡”。目前,新罗区中甲水库可研报告通过省水利厅行业审查,长汀龙门水库和漳平梧溪水库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武平大绩、连城丰图、下江,长汀伯公前、云霄山等小型水库可研报告通过行业审查并陆续获得市发改委批复......
此外,我市还通过省水利厅“项目管家”系统,及时掌握全市水利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已录入该系统项目2786个,总投资超540亿元。
水利建设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的水动力,创新之水不断奔涌,我市落地全省首宗水权交易、首宗区域水权交易、首宗地下水区域水权交易;探索“水票制”改革,发放水票69张并完成水票交易4单,授信“水票贷”1500万元。
水利建设的目的在于惠及民生、服务发展。我市水利部门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通水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全国首创水土保持司法碳汇机制,并在全省推广,目前已在全国应用3例。在长汀县完成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交易长汀县晨光河小流域3个区块水土保持生态旅游资源20年经营权,交易额220万元。
记者手记
水利兴,则仓廪实、百业旺、生态美。近年来,我市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管理精度,绘就了一幅生态惠民的时代画卷。当前,我们仍需充分认识到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事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使命感,持续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提升效能,全方位加快推进水系连通、河湖复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生态优势转化为惠民资本,书写生态惠民新篇,为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