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调度员“远程救援”,4分钟救回窒息婴儿


图为120调度员李如涛工作中。图源自人民网福建频道

最近,一则120调度员“远程”指导呛奶宝宝家属进行急救的电话录音,感动了无数网友。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福建省急救中心120接到一通紧急呼救:一名出生仅16天的女婴因呛奶导致窒息,情况万分危急。在电话中,宝宝的家属表示,孩子呛奶后不能呼吸,“脸都紫了”。

120调度员李如涛迅速启动急救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一边通过电话评估婴儿情况,指导家属进行心肺复苏。一场“远程救援”就此展开,她让家属将宝宝平躺在地板上,拿掉头部的东西,查看、确认嘴里无异物后,指导家属进行胸外按压,让家属把两根手指放在宝宝两乳头连线正中间的胸骨上,垂直向下按压3厘米,快速按压5次,每秒至少2次。之后又指导家属进行人工呼吸,让宝宝头稍微后仰,用嘴完全盖住宝宝的嘴和鼻子,吹五小口气,每次半秒左右,观察宝宝胸廓起伏。在通话第4分钟后,孩子发出响亮的哭声,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您那沉稳且专业的声音,瞬间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让我们慌乱的心有了些许镇定。那窒息的几分钟,无比漫长,而您的声音始终坚定地陪伴着我们。”这是被救婴儿的家属为了感谢调度员的救命之恩,在12345便民服务平台的感谢信中,深情写下的话。

看过该事件视频的网友也纷纷点赞评论:“我比医生都紧张。”“听到最后都跟着紧张,还好孩子哭出来了。”“宝宝的那声啼哭,是最动听的回响。”“类似急救措施应向社会多多推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意外总是不期而至,如果身边的人掌握了急救技能,就能在救护车到达前的“黄金救援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因此,掌握一些急救知识真的很有必要,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扫描微信二维码,查看、学习部分急救知识。多一个人掌握急救知识,就可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本文源自海峡都市报、“央视新闻”“文明福建”微信公众号)

“视界”观

急救知识人人学、人人会

在生死时速的紧急时刻,一个小小的急救知识可能就是扭转乾坤的关键。此次120调度员“远程”指导家长施救的成功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急救知识的普及刻不容缓,必须做到人人学、人人会。

然,急救知识的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有关部门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公益讲座、社区培训等多种渠道,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同时,若将急救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们的急救意识和技能,为未来储备更多懂得急救的人才。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学习急救知识,让“急救知识人人学、人人会”不再是一句口号,让每一个生命在危急时刻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