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车田寨


李外材

悠悠汀江沿途不知孕育了多少美丽的村庄。早春二月,晴空万里,惠风和畅,百花盛开。我们慕名来到汀江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长汀河田车田寨游玩。

一桥飞架西东,天堑变通途。车田寨在大河的西岸,以前河东村的小伙看上了河西村的姑娘,是要坐船渡河到对岸去追的,可以想象那个年代有多艰难。

跨过雄伟的大桥,几棵青松,几丛翠竹站在村口欢迎我们的来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左边的“车田寨轻奢营地”。只见营地大门敞开,看守营地的老大爷笑着迎上来说,我刚把门打开,你们就来了。所谓营地就是把一大片宽阔的沙坝地用栅栏围起来。平整、松软的沙坝地上耸立着一棵棵高大茂密的香樟树。香樟树像一把把撑开的硕大的绿伞,枝叶葱翠,枝条舒展,煞是好看。“这些香樟都有八九十岁了。”老大爷介绍说。

营区中心搭建了一座木质结构的吊脚楼,一大两小三个人字形的屋顶,屋里有两三个漂亮的休闲吧,落地的玻璃门窗,包厢内茶几精致、摆放整齐、环境幽雅。整座楼静静地伫立于香樟竹影之中。

吊脚楼周围分布着一顶顶敞开式帐篷,帐篷下摆放着小巧的桌椅,是供游人烧烤用的。右边一侧是儿童游乐区,安放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儿童玩耍设施。

拾阶登楼,转身凭栏向前观望,不远处一畦畦一片片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金黄。我们连忙移步踏入花海。漫天的油菜花在和暖的春风中轻轻地摇曳。我们在齐肩高的花海里穿行,贪婪地呼吸油菜花的清香,任由油菜花瓣轻柔地抚摸我们的脖颈。阳光下,花海荡漾着层层金色而迷离的光芒。我们仿佛是一条条金鱼在花海里遨游。成千上万只的蜜蜂正嗡嗡地忙着采蜜,数不清的蝴蝶在金色的花丛间翩翩起舞,我们各自忙各自的,却又构成了一幅妙不可言的春光图。

花海的尽头是绿色的围栏。围栏外汀江蓦然呈现在我们的前方。原来刚才汀江并没有直接往下流,而是向右拐了一个弯,绕到了我们面前。对岸,巍然矗立着一座连绵不绝、郁郁苍苍的大山,大山静静地倒映在明净的江水里。老大爷说这就是“大仁山”。啊!这就是大仁山么?这就是有着美丽爱情故事的大仁山吗?我们想跨越围栏,去近距离观赏,可是围栏太高。

于是,我们立马告别了热情的老大爷,走出营地。一条田间小道横穿在汀江和坝地之间。我和好友走下小路,沿江走在河滩上。蓝天如洗、白云几朵、江面开阔。水流有的地方平缓,像一泓清泉,微风过处,泛起无数细密的涟漪。涟漪随着风向,排列整齐地连续不断地滚动着,像一块飘动着的精美的绸缎。水流有的地方急骤,哗啦啦地作响,溅起朵朵白色的小浪花。

我们漫不经心地边走边看。岸边偶有沙滩,沙滩上牛儿在悠闲地嚼着青草。江中时有沙洲,沙洲上长满了青黄的芦苇。近处的河水清浅且轻盈,长圆的河卵石静卧在澄净的江水里,小鱼小虾悠闲地游戏其中。白鹭几只或在河中轻松地觅食,或在空中自在地飞翔。一幅多么静美的水墨丹青。

我们沿江尽情地欣赏这水光山色,恨不得行到水穷处。江水一边温柔地环绕着车田寨流淌,一边深情地倚靠着大仁山吟唱。回望车田寨,寨子已被我们甩在远远的山坡上,我们赶紧回程探访,这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寨子、坝地、汀江,车田寨的地形是层层递进的。坝地是汀江无数次发大水时的产物,洪水漫上了堤岸,撤退时留下大量的黄泥和沙粒,如此逐年冲积而成了坝地,非常适合种各种各样的庄稼,也适合各种树木的生长。

车田寨人口五六百人,一百多户人家,清一色的曾姓,堂号“鲁国堂”,可以推测他们来自古代的鲁国。山坡上散落着几十间房屋,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上个世纪的泥瓦房,沙灰包墙,砖木结构房,有现代的瓷砖洋房,古典与时尚,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着。

曾氏家庙古色古香、飞檐翘角、坐北朝南,门楣上的精致图案仍依稀可见,可以想象曾经的辉煌。残存的“岁进士第”,青砖黑瓦,坐西朝东,围墙已不复存在,唯门楼斑驳苍老,在微风中兀自立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屋后的山坡上盘踞着两棵古香樟,经有关部门鉴定,一棵树龄为260年,另一棵树龄为160年。两棵古树虽年代久远,历经风雨,仍枝繁叶茂,精神焕发。260年前,正值乾隆皇帝的鼎盛时期,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令人感慨不已。那个时候都还没美国呢。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村庄——车田寨是那么的古老而神秘。我们也算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