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龙岩学院附属幼儿园
打造『农耕+ 』成长课堂
龙岩学院附属幼儿园6000平方米的农耕实践基地近日迎来一群特殊“园丁”——近600名家长与幼儿手握农具,在开耕仪式中共同埋下新学期的“成长种子”。这场融合劳动教育、自然探索与家校联动的实践课,生动演绎了该园“以生活为本,以自然为源”的育人理念。
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学习翻土、播种,田间此起彼伏的“教学声”构成独特风景。“翻土要像给大地盖被子”“种子宝宝需要阳光被子”......家长们将农耕技巧转化为童趣语言,孩子们则通过测量株距、种花生等任务,在实践中认知节气规律与生命成长。幼儿园特别设置的“四季农事长廊”里,亲子合作完成的玉米芯做长颈鹿、花生壳撘房子等手作,将劳动成果转化为美育作品。
据了解,作为福建省保教改革建设园,该园深耕“本·源”课程体系,构建起贯穿全年的农耕教育场景。13个班级均设有“责任田”,每周开展3次以上主题劳作:春日嫁接蔬果、夏日驱虫护苗、秋日收割稻谷、冬日腌制菜干,配合木工坊、食育室等特色空间,让孩子在6000平方米的自然课堂里获得全方位成长。通过持续劳动实践,幼儿自然观察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98%的家长反馈孩子养成了珍惜粮食、主动分担家务的习惯。
“劳动不是简单的体力活,而是思维与情感的沉浸式学习。”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幼儿园创新采用“家园社”共建模式,家长不仅参与农耕活动设计,还将课堂延伸到家庭阳台种植、社区植物观察等场景。
此外,幼儿园还开展“快乐劳动 悦享丰收”萌娃趣卖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将亲手种植的农产品带到幼儿园门口售卖,融合地方赶圩民俗文化,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多种能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售卖收入再次投入种植与饲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家长们表示,此类活动意义非凡,让孩子亲近自然,学到书本外的知识。在龙岩学院附属幼儿园,家校携手,以农耕为纽带,为孩子们的成长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自然与生活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龙媒体记者 卢丽宽 通讯员 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