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
■谢晟
这天去新罗区苏坂镇敬老院,车子驶在大马路上,田间刚刚冒出绿芽的甘蔗,显得格外翠绿。
很快,群山环抱的一个小院子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褪色的“敬老院”三个铜字,静静地屹立在大门的墙头上,这就是农村孤寡老人的港湾。自他们来到这边后,就有了政府的照顾和老人相互陪伴,“老去身犹健,秋来日自长。”
我们来到敬老院已经是晌午了,阳光刚刚好斜落在走廊上,护工已经把他们组织到走廊晒太阳了,有坐凳子上的、有坐轮椅上的、也有背倚着墙角的,有仰着头眯着眼的,温柔的阳光轻抚着他们的肌肤,神情怡然。
常言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走进食堂看似简陋了些,但也配齐了政府添置的电饭煲,电冰箱等电器。乡亲是朴实的,在丰收的季节总会与敬老院老人分享一些,墙角堆满了他们送来的萝卜、大白菜和南瓜。一张被擦洗得掉了漆的木板桌子上,码满了各类的午餐食材,有荤有素,样样菜都切得十分精细,倍感对老人的呵护。电饭煲的米香味已经“扑哧扑哧”地冒了出来,在厨房弥漫着一股暖流。
“这个老人家已经一百多岁喽,她现在都是用尿不湿,每个晚上得起来帮她换呢,其他的老人我也都巡三次,天太冷了,就怕他们着凉了。”护工指了指走廊轮椅上的一个老大娘笑呵呵叨念着,顺着她指的方向,坐在轮椅上的老奶奶如同一泓静谧的湖水,任风云舒卷烟尘起落。护工简单三言两语道尽了看护老人工作的艰辛。她们的生活固然没有丰富的物质与激情,但却保留着自己的执着与坚守。
接下来,便与老人聊了会儿天,他们有侃侃而谈的,也有不善言辞默默地听的,脸上都挂着或深或浅的笑容。这工作人员可是对他们的性格脾气个个了如指掌,有的要像小孩似的哄,有的要像严师般管教,老人们也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每个老人在这里的变化,他们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和照顾着这些孤独的老人。“老人家健康快乐地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苦点、累点也值得。”工作人员转头望着我们真诚地说道。
当我们离开敬老院时,回眸轮椅上的百岁老人,犹如一座古钟,它静卧时光深处,古韵悠长,在默默地记载着岁月。难以想象在这如此简陋的乡村敬老院竟然深藏着百岁老人,事亲以敬,美过三牲。她们健健康康地活着,我想这也许就是对这几个养老院工作人员最好的肯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