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链式思维大抓招商 推动产业聚链成势


■通讯员 陈惠 黄丽萍

近日,漳平市商务局主动靠前服务,深入漳平菁龙铁路桥建筑智能装备生产车间,实地了解试投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第一时间协助解决。“从项目落地到投产,相关部门全程跟进,提供代办服务,非常便利。政府对我们企业的支持力度大,服务到位,让我们能够安心发展。”漳平菁龙铁路桥建筑智能装备副总经理陈仰中说。

去年以来,漳平市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举办了多场专场招商会。以福建龙钢智能化钢铁4.0项目试投产为契机,吸引了中租贝雷片、漳平立龙装配式钢结构生产项目等上下游企业集聚漳平,进一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选择入驻漳平,除了这里的区位优势,更多的是因为钢铁产业的集聚,原材料获取更加方便,能够大大节省成本。”陈仰中说道。

为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促进以商招商,漳平市出台了《漳平市处置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厂房)工作方案》等政策,通过兼并重组、司法拍卖、政府回购等方式,盘活了园区闲置用地500亩、低效厂房22003平方米。这一举措精准高效地吸引了厦门得高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入驻漳平工业园区。

“自2023年入驻以来,我们租赁了3900平方米的厂房及仓库,仅需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装修,无需新建厂房,直接进入生产试运营,节省了大量时间。漳平的优惠政策、服务及配套设施也是我们选择入驻的重要原因。预计今年我们将年产20万平方米的新能源幕墙和节能门窗。”厦门得高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厂长李胜勇说道。

去年以来,漳平市已成功招引落地新项目13个,新开工招商项目34个,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漳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雅丽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集聚。完善重点工作‘434’推进落实机制和‘驻企特派员’‘我来跑’代办服务,坚持签约未落地项目‘双责任’机制,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提供‘妈妈式’暖心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漳平市通过“链式思维”招商,不仅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为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