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医保惠民生 共筑健康梦
——访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宝鉴
问:2024年,我市医疗保障工作进行了哪些探索和突破?
答:2024年,全市医保系统聚焦“民之所忧”,笃行“民之所盼”,提升医保基金运行质效和服务水平,努力答好医保“民生卷”,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聚焦“改革”。我市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助推医疗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完成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落地,被省医保局确定为福建省门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2024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45%,职工、居民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为9049.62元、6216.62元,实现双下降,医保基金运行良好。
二是聚焦“暖心”。扎实推动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扩大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范围,参保职工普通门诊报销实现从少到优转变,惠及42.1万人;稳步提升居民医保待遇,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达67.61%,同比增长4.61%。此外,我市纵深推进医药价格治理,医保目录新增91种药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优化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和高额支出监测机制,推出医疗救助“上门办”“帮代办”服务。
三是聚焦“创新”。推动全市首批3类普通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地,预计两年执行期可节省耗材采购资金1340万元以上;第二批5类耗材市级集采正有序推进。同时,常态化跟进落实国家、省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累计节省医药费用7.13亿元。
四是聚焦“安全”。深入推进“群腐”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和打击欺诈骗保“百日行动”。2024年,全市共处理定点医药机构1391家,直接追回医保统筹基金8547.57万元,行政处罚立案16起,公安部门立案5起。
五是聚焦“民生”。推出并解决群众在医保领域急难愁盼“十件事”。优化“一老一小”保障,先后推出“职工退休一件事一次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跨部门集成套餐服务;拉近“一远一近”服务距离,推出异地就医备案所有类型“全天候”免审秒批服务,在长汀开设首个省级企业园区医保服务站,在市第二医院建设全省首座医保主题公园,让医保服务可感可及;丰富线上线下服务,在定点药店、银行开设13个红土医保驿站,推出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特殊病种“智能办”等便捷服务,去年“全程网办”件达87.62万件,群众满意率100%。
问:请问2025年我市医疗保障工作将如何开展?
答:2025年,我市医保系统将深入探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重点实施“三个三”计划,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更优质的医疗保障,为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医保力量。
一要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三项改革”,把基金运行效益扛在肩上,让群众享受到更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
二要推动实施待遇提升、经办能力提升、全民参保攻坚“三大行动”,逐步优化、调高职工和居民的医保待遇,持续延伸医保服务触角,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巩固和拓展全民参保工作成效。
三要提升基金监督执法、大数据分析、协议约束“三种能力”,把基金安全抓在手上,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融媒体记者 罗姝 通讯员 张达茂/文 融媒体记者 方晨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