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让优质文化资源在乡间触手可及
——我市大力推进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
■融媒体记者 廖倩琳 通讯员 罗先秀
赴土楼看一场演出,去古民居追寻“客家记忆”、在古街体验一门特色手工技艺......如今,以乡村文化会客厅点亮一个个乡村的“奇迹”,在龙岩闽西大地上悄然发生。
近年来,我市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24年5月,《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印发,龙岩实施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程,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随着一大批颜值高、艺术范儿、功能优的乡村文化会客厅竞相涌现,闽西乡村文化服务更加便利可及,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殷实。
以文传脉
让乡土记忆根植人心
如何把蕴藏在闽西大地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出来,把根植在农民心中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激发出来,让人们在更富活力、更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发展中“有感”“有味”“有乐”“有得”?
我市聘请专业团队,科学谋划乡村文化会客厅“1+N”布局。“1”,即乡村文化会客厅主体。“N”,即分布在乡村各处的文化公园、文化长廊、文化景观、乡村舞台、运动场所、非遗作坊、农耕展示等文化设施。将分布在乡村的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点线面结合,打造科学合理的“有形”物理空间文化展示平台。同时,根据每个村的文化资源禀赋,组织人员力量挖掘整理乡村文化特色,让乡村文化从“乡土记忆”跃升为“文化符号”,以“无形”思想文化内涵提升乡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武平县永平镇帽村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竹苞松茂”是方氏祖屋,通过保护性修缮,将其打造成乡村文化会客厅,注入文化活力。
——上杭县稔田镇以“古韵官田,文化流芳”为建设主题,深入挖掘李氏大宗祠文化内涵,在宗祠文化、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等方面深耕细作,让古老村落焕发新生。
——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在古村古建保护利用上持续发力,现已完成保护性修缮坪岭客家古民居群建筑35处、新建渡口老街业态房屋15栋。
以文化人
让乡风文明浸润万家
走进每一个乡村文化会客厅,都有一块醒目的牌子“文明有象”,何谓文明有象?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福建督学的纪晓岚到汀州府、龙岩州督学,在连城留下了一匾“文明有象”,见证和推广了闽西兴学育才、倡导忠义、趋向正道等优秀传统。2024年11月,我市召开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作推进会,正式发布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logo。“文明有象”不仅仅统一了全市乡村文化会客厅的标识,更是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的目标与期望。
“我用积分换了牙膏、洗衣液、纸巾,这是我第三次来兑换了。”目前漳平市香寮村村民李大叔开心地从村里的文化会客厅里兑换了一些生活用品。该村的乡村文化会客厅以培育乡风文明特色为着力点,试点设立“功德银行”,将村民积德行善行为进行量化,每月收集、核实全村发生的好人好事,年终张榜褒扬,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热情。
同时,我市把乡村文化会客厅资源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资源整合起来,志愿者以“直播+”“文艺+”“电影+”“互动+”“广播+”等创新模式,广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宣讲活动。持续开展各种文化文艺下乡活动,支持志愿者深入乡村文化会客厅开展文化志愿活动。
现在,走在龙岩的各个乡村,一个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带来的闪光点,正诉说着龙岩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以文兴业
让优质资源直达乡村
2024年9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专家学者一行来到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开展“院校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校村命运共同体”调研活动。随后,专家学者们与培斜村“两委”、“村官”共聚一堂,探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培斜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路和建议。
通过引才,打造乡村产业平台,是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中关键一环。在乡村文化会客厅中设立文化科技工作服务站,引导创意设计、广告制作、文化传播、品牌营销等专业人才向乡村拓展业务,鼓励文创、艺术、设计等文化科技工作者为农村各类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服务,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不断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放眼望去,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成效已在龙岩的各个乡村初显。武平县桃溪镇桃溪村将传统古民居历史建筑茶韵楼打造成集乡村运营师培育、文化交流展示、绿茶研习体验、休闲食宿于一体的“桃溪村文化会客厅”。去年以来,接纳各类团体现场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暑期夏令营游客超过7000人次。连城县莲峰镇围绕“非遗奇妙夜魅力四角井”主题,点燃了八方来客的激情,也激发了经济活力。依托“非遗+”的形式,去年上半年,连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限额以上企业中实现高速增长,居全市榜首......
青山绿水多姿彩,龙岩乡村满目新。目前,我市规划建设乡村文化会客厅试点村(片)148个,其中县级试点村(片)70个,市级试点村(片)10个。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计划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全市行政村建成一批文化保护传承良好、活动丰富、特色突出、品牌响亮的乡村文化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