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苏区荣光 书写新时代闽西革命老区人大工作新篇章
——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之一
■通讯员 傅加斌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福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2025年是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95周年。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孕育地,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挖掘研究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光荣历史,传承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光荣传统,更加坚定根本政治制度自信。
苏区荣光 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书写辉煌
1930年3月18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经过县、区两级选举产生的18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闽西苏维埃政府,通过了大会宣言及一系列决议案、法案和条例。
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中国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大会是在全国苏区第一部选举条例——《闽西工农兵代表会(苏维埃)代表选举条例》实施下开展的第一次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是在中央苏区最早最完备的组织法——《闽西苏维埃组织法》指导下最早建立了以工农兵代表大会为核心的苏维埃政权。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首次将中共六大苏维埃政权建设蓝图落到实处,推动工农兵代表大会从形式到实质的统一,第一次将民主建政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并形成可供借鉴和复制的模式,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提供经验,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孕育地。
汲取滋养 讲好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龙岩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历史的挖掘研究,积极发挥人大制度研究会作用,加强与市委党史方志办、党校、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组织力量深入挖掘闽西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溯源研究,深入挖掘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深刻启示,形成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多篇研究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课题论文获奖。其中,《党领导人民创建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探索和重要启示》入选纪念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90周年专题;《中国苏维埃政权建设与全过程人民民主——论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启示》荣获2024年省人大课题调研论文一等奖。先后与市委宣传部、党史方志办合作完成《闽西:民主建政典范》《闽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摇篮》等书籍。同时,利用好《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等省内外宣传阵地,讲好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故事,提升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影响力,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贡献闽西智慧和力量。
赓续血脉 深化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闽西实践”
赓续血脉,弘扬荣光。龙岩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传承发扬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探索经验,深化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闽西实践”,为加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主动传承闽西苏维埃红色法治精神,积极挖掘闽西苏维埃立法经验,始终秉持为民立法宗旨,形成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立法“闽西实践”。认真总结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的监督经验,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紧扣市委“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工作部署,建立完善“4413”监督模式,找准人大履职切入点和着力点,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助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传承弘扬闽西工农兵代表大会积极探索基层代表主任制度及代表固定联系群众工作方法,以推进落实《关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闽西实践”的实施意见》为牵引,紧扣发挥代表作用、基层规范化建设、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创新载体,推动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对接耦合,代表工作“室站点”平台体系覆盖133个乡镇(街道)、1955个村居和25个行业、园区。以“云上人大”“码上找代表”等方式,强化数字赋能,线上线下交互发力,激活代表联系群众“神经末梢”,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