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台 “四源”联防 多方协同

漳平创新劳资纠纷化解模式维护台胞台企合法权益


融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张丽燕 黄碧蓉

“我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这么多年来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劳资纠纷......”昨日,当记者跟随漳平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台资企业国珍玉雕(漳平)艺术品有限公司走访时,企业员工王仙平对记者说。这是漳平市创新劳资纠纷调解模式,维护台胞台企合法权益的一次走访服务活动。

漳平市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创新劳资纠纷化解新模式,持续完善劳动争议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做深做实做细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及时化解台胞台企劳资纠纷,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个平台 政策服务走前头

漳平人社局围绕两岸融合发展主题,建设涉台企园区枫桥,着力打造一个平台——台胞台企劳动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永福镇综治中心设立“台创茶缘”劳动争议调解室和涉台劳动争议仲裁庭,聘请青年台胞担任劳动关系协理员,维护台胞社保权益,深化闽台人才交流,创新劳资纠纷调解模式,加强涉台劳动法律服务,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台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机制等八项服务机制,实行台企挂钩服务制度,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维护台胞台企合法权益。

漳平市政法、人社、公安等多部门联合编写《漳平市服务台胞法律政策100问》,依托台创园职工法律服务基地,成立劳动法律服务队,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政策解读,助力台企提高依法治理能力水平。

“四源”联防 纠纷化解在前端

漳平市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融合茶元素创建多元化解纠纷“三杯茶”工作法:一杯茶消消气,二杯茶说说事,三杯茶握握手,秉承强化源头预防,注重前端化解,即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漳平人社部门紧盯监测分析源,形成劳资纠纷化解“晴雨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劳动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分析相关指标变化,及时掌握台企用工情况,研判劳动关系领域涉及台商台企权益保障存在的风险隐患,充分应用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协同作用,组织工会、司法等部门深入台企生产一线,与员工面对面沟通,全面排查存在的劳资纠纷隐患和矛盾。

全面排查预警源,设置劳资纠纷化解“红绿灯”,把排查的劳资纠纷隐患分门别类划分为蓝黄红三色预警,现场解决当事人满意的问题绿灯通行,一时不能解决容易引发劳资纠纷的列入红灯管理,跟踪督促化解。

精准平台线索源,织密劳资纠纷化解“信息网”,畅通劳资纠纷线索受理渠道,汇集线上线下投诉线索,认真梳理分析每一条线索,第一时间流转至人社部门核实处置,将劳资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强化诉访调解源,筑牢劳资纠纷化解“防火墙”,主动介入诉访调解工作,加大劳资纠纷仲裁案前案中案后调解力度,坚持“以调为主、案结事了”原则,把劳资纠纷调解在早期化解在前端。

多方协同 科技赋能绘前景

漳平市应用“人社+N”模式,将工会、司法、公安等部门纳入“各方联动、多元解纷”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发挥台胞劳动关系协理员和企业调委会作用,实现劳动仲裁服务下沉,就近就地高效化解争议纠纷。

线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台企劳动服务快办通道,设立台企劳动服务专班队伍,开通线上法律服务、一键求助纠纷热线、“e仲裁”和“互联网+调解”平台。线下,依托永福综治中心“台创茶缘”调解室、劳动仲裁庭、巡回法庭,创新“仲裁+N”化解模式,加强与司法、公安、法院、园区联动解纷,让台商台企在维护劳动合法权益中享受得到便捷高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