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同心育苗 共护花开
——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深入开展爱心结对帮扶活动
■融媒体记者 段勇彬 通讯员 赖秋梅
“我们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们严格按照《龙岩市实施‘大爱龙岩·同心育苗’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方案》‘六个一’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呵护亲情关爱,让他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普通孩子一样幸福快乐成长。”近日,凝望着操场上快乐运动的学生们,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党总支书记董继红告诉记者。
2022年10月,龙岩市教育局出台《龙岩市实施“大爱龙岩·同心育苗”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方案》,围绕打造一个优美环境、健全一套明晰台账、严格一项报告制度、深化一项帮扶措施、呵护一份亲情关爱、完善一项疏导机制这“六个一”工作要求,开展“大爱龙岩·同心育苗”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将孤儿、贫困学生与留守儿童一起列为该校“大爱龙岩·同心育苗”行动对象,并于同年11月25日举行结对帮扶启动仪式,46名由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班主任等组成的“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团队与51名留守儿童、孤儿、贫困学生结对。
同心育苗 收获成长
相较于普通学校的孩子,这里的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是缓慢的,缓慢意味着这里的老师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温满英,是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四年级1班的老师,也是欣欣的“爱心妈妈”。
“欣欣从一年级起就在我班上,一开始我就注意到她那双手,软塌塌的。孩子的妈妈告诉我,欣欣属于中度智力障碍,发育落后。”发育落后导致双手无力,欣欣的书写能力为零。为此,温满英对她进行康复训练,尤其是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和肢体协调性的发展,并在课余时间辅导她认读、书写数字。搭积木、做游戏,积木塌了,重新搭;认读、写数,笔握不住,再强化。
“过程漫长,还要把握每次训练的时间,这对孩子和我的毅力和耐心,是极大的考验。”在鼓励欣欣的同时,温满英还经常引导欣欣的妈妈参与孩子的成长。如今,欣欣已经能够书写数字“1”和“2”,“这对普通的孩子来说,轻而易举,但对欣欣而言,来之不易。当她第一次工整书写完这两个数的时候,对着我竖着大拇指说谢谢,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努力,值了!”
同心育苗 播撒阳光
人生而孤独,爱让生活充满阳光。但总有一些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洒在他们身上的阳光并不充足,聋部学生小燕就是其中之一。
小燕的“爱心妈妈”章倩芸告诉记者,由于家里兄弟姐妹较多,且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小燕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情感需求上,都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一开始,小燕比较自卑,手语水平也不是很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后来我发现,个别辅导或者安排适合她的内容时,她能学会,也能做好。”
于是,在后续的辅导中,章倩芸以分层次的教学循序渐进,不断鼓励,逐渐培养她的自信,同时根据她手巧的特点,将班级手工区域的布置交给她完成以培养她的责任感。慢慢地,小燕的学习进步了,主动性提高了,人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融入集体,而这一切也让她收获了来自同学的陪伴。
“仅有我们的陪伴是不够的。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很重要,所以我和小燕的父母沟通,要多让小燕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得到了她父母的支持。”陪伴收获阳光,阳光照耀成长。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十五届福建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小燕的电脑绘画作品《问天寻梦》获得了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
同心育苗 拥抱未来
爱是陪伴成长,也是守护将来。“孩子都渴望被关注,小峰也不例外,但他吸引关注的方式比较激烈,大声喊叫、猛地拍一下他人肩膀等,如不纠正,将会成为他融入社会的障碍。”小峰是培智高三1班的学生,还在高一的时候,班主任郭云玲就发现了他的这个行为,“我问他,别人猛地拍一下你的肩膀,你会喜欢吗?他说不喜欢。”
让小峰明白换位思考,是郭云玲纠正小峰行为偏差的第一步,而后,郭云玲不断引导他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告诉他,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展现自己的特长得到别人关注,“我们还共同制定目标,只要在制定的时间段内小峰没有以原来的方式来获取他人的关注,我就给予他相应的奖励。”从一天到两天......从半个月到如今的一个月,尽管缓慢,但效果显而易见。
郭云玲告诉记者,明年小峰即将走上社会,行为偏差纠正还在持续,“我曾经教过的孩子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分享他们融入社会的一些心得。我想,职业教育可以让他们拥有谋生的技能,但要真正回归社会,还需要不断引导他们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接下来,我们将深化‘大爱龙岩·同心育苗’行动,做好孩子们的生活知情人、学习引路人、成长保护人,让他们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困难有人帮。”董继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