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重复检查,让患者省钱省时更省心

我市20家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融媒体记者 兰建芹 刘含曦 通讯员 张连花 傅丽文

“这是前段时间在县医院拍的CT,您看要重新拍吗?”9月28日,家住上杭县临江镇的张女士到龙岩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时,带上了此前的CT片和报告。主任医师邱平坐在电脑前,接过张女士手中的医保卡,点击系统上的“外院互认”,屏幕上,张女士近期的检查检验记录一目了然。“脑部CT、核磁共振、肿瘤标志物都是3个月以内的,很清楚,不需要再做检查了。”邱平说。

张女士因恶心、呕吐就诊于上杭县医院,经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我在县医院拍的各种检查片子花了1800多元,以为白花了。没想到这里医生说检查结果可以互认,省去了很多麻烦。”张女士点赞道。

看同一种病,跑不同的医院,以前的片子和化验单到另一家医院不认,需要重新检查、重新缴费,这是很多患者遇到的“烦心事”。

如今,这个困扰患者已久、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有了实质性解决方案。2024年7月初,市卫健委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列入改善就医“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之一,明确提出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不必重复进行检验检查。

市卫健委依托“龙岩市区域影像云平台”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完善检查检验及体检数据采集功能,提升检查检验互认模块性能。截至目前,已累计存储医学影像检查报告超过220.81万份,总数据量突破553.8TB。

“在开检查检验申请单时,只要患者有3个月以内的相同检查检验项目,系统就会自动弹出窗口,供医生选择是否互认。如果选择不互认,就必须注明不互认原因,以便留存备查。”邱平说。

平台完善触发机制和监测机制,通过自动触发弹窗提醒,实时追踪监测,确保结果应认尽认,同时,做到每一条互认或不互认的记录都纳入监管。

记者了解到,全市目前2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100%接入互认平台。推行的检查结果互认项目包含普通放射检查、CT检查、MRI检查3大类55项、医学检验7大类18小类,项目的互认有效期为30天。

据统计,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调阅各类检查检验报告次数超过221.75万次,患者通过扫描检查单上二维码或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查询检查检验报告195.65万人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后累计为患者节约检查费用900余万元,患者就医等待时间大为缩短。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效缓解看病排长队问题,也减轻患者医疗互认费用负担,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下一步,要扩大互认面,互认项目成熟一个纳入一个,使规则不断细化、模式日益成熟。”市卫健委医政科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