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直属侦察连是红一军团的耳目,主要在前方为大部队侦察敌情,一般不投入大的战斗,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才当作一个拳头打出去。

侦察连长刘云彪,是长汀县濯田镇露潭村人。他个头不大,外号叫“小老虎”。他带领的侦察连有160多人,都是从部队挑选出来的,军政素质较好,武器装备也较优良。全连分为机枪、冲锋枪、步枪、短枪四个排。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26日,蒋介石急令广东军阀陈济棠派兵在红军必经的乌迳、新田、锦陂等地构筑工事,企图阻止红军长征部队向西转移。为了迅速扫除长征路上的障碍,红一军团给直属侦察连下了一道命令:坚决把乌迳新田之敌消灭。

接到命令后,刘云彪立即将全体官兵分为左、中、右三路,向着目的地新田急速前进。

10月26日拂晓,各路队伍按时到达前沿阵地。监视敌人动态的侦察员前来报告:敌人约有200人,正在新田墟附近的天昊岭山地上挖战壕、筑工事,敌指挥部设在新田墟的炮楼里。刘云彪立即下达命令:左路监视炮楼行动,中路全面进攻,右路掩护进攻。他亲自率领中路部队乘敌人不备,首先向正面的敌人发起进攻。敌人仓促应战,还没听清枪声来自何方,就断送了几条性命。紧接着右面山头的枪声也响起来,整个新田枪声大作,双方展开激烈战斗。红军战士凭借地形掩护,冲锋枪、步枪、短枪一齐射向敌阵,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敌人乱作一团。新田墟炮楼里的敌人见前面山头上的守军与红军打得吃紧,便派兵前去增援。当敌人刚出炮楼不远,就被红军战士一齐开火,一阵猛烈地扫射,把他们压了回去。

此时,山地上的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山头的敌人拼命抵抗,死守阵地,红军战士一时难以攻破敌阵。这时,监视敌炮楼的部分战士加入了正面进攻,用机枪掩护,其他战士冲出掩体,猛冲猛打,杀声震天。敌人看到红军来势凶猛,自己又缺少增援,丢下20多具尸体,东逃西窜,仓皇向外逃命。

新田之战是刘云彪率领的侦察连突破蒋介石布下的第一道封锁线打的重要一仗。

(中共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蓝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