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小池黄斜村
“红绿融合”绘就振兴新蓝图
图为黄斜村种植大户吴汉斌拎着丰收的黄金百香果,笑得合不拢嘴。
本报讯(通讯员 严婕 郭真豪文/图)“今年我们黄斜村的百香果种植产业虽然由于天气原因,亩产有所下降。但在镇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全村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果苗成活率、果品收益率也明显提升。”日前,新罗区黄斜村种植大户吴文胜在接受采访时,道出该村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的现状。
黄斜村是著名的革命基点村。今年以来,该村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绿色生态为依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一幅“红绿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蓝图。
文化向红。全力打造农村基层党建新高地。从今年4月份起,黄斜村党支部与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开展为期三年的基层党组织跨村联建活动。在党建工作水平提升方面,及时成立跨村联建工作协调小组,每季组织一次支部间的学习交流,每年组织一次全体党员参加的党建活动,共同推进党建工作落实和活动开展;在资源利用优势互补方面,聘请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古田干部学院副院长黄光礼担任跨村联建工作顾问,同时分别依托上杭古田五龙村是古田会议纪念馆所在地、黄斜村地处红色古田“大门口”的地理优势,相互协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在项目开发相互联动方面,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开发方案,并做到定期协商、合力推进。活动开展半年来,由两个村共同推动的彩眉岭红军路修复项目即取得初步成效。截至9月上旬,由黄斜村负责的项目策划建议书和规划设计方案已编制成册;由五龙村负责的彩眉岭红军路(古田段)环境整治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产业向绿。逐步拓展乡村绿色生态发展新领域。今年以来,黄斜村在成立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力推动农业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和要求,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取得良好成效。
据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全村今年新增种植户5家、新增种植面积20亩,果农的销售收入较去年也有明显提升。为进一步适应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该村还从农业部门争取资金144万元,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经挂钩领导协调,获取上级资金15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响应国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号召,与国能神福(石狮)发电有限公司签订微风发电项目合作意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