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里的中秋
■陈金标
人,总有一个盼头,小时候盼长大,长大了盼回到小时候。
比起长大,小时候最盼的,莫过于过年。因为过年是新衣服和糖果的代名词,另外就是可以玩个天昏地暗。
我对新衣服和玩的免疫力很强。但是对于好吃的东西,尤其是糖果饼干类的甜食,我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记得七岁那年,家里来个客人,就把自己吃到撑吃到来不及上厕所,结果跑得太急在厕所门口被一块凸起的石子绊了个狗吃屎,在眼眉上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痕。
什么是永远?永远就是你的心上或者身上有一道伤,然后这道伤一直都在那。
过年虽好,可是毕竟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天啊。元宵过后,又重新回到青黄不接的现实生活中。剩下那么漫长的日子,盼什么呢?被你猜对了,盼中秋!
为什么呢?因为中秋有月亮吗?
不是的,哪个十五的晚上会没有月亮呢?
因为中秋的月亮特别圆吗?不是的,月亮圆不圆跟我们没有关系。
实实在在的原因是,中秋有月饼,有比过年时的糖果饼干更好吃的月饼。
为什么月饼非得中秋才有?为什么中秋非得有月饼?千百年来,月饼与中秋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一直分不清楚,到今天也还没弄明白,到底是中秋的馅里裹着月饼,还是月饼的馅里藏着中秋?
别笑话我哈,对于一个吃货来说,吃,永远大于天。
那时候的月饼,很单纯,很朴素,价格也很善良。没有奇形怪状的体型,没有五花八门的调料,没有五颜六色的包装,就是纯面粉加糖,再往里头加点花生冬瓜条,就已经是上品了。而且是手工做的,特别香,吃再多都不会腻。这点很关键,会吃腻的东西都不算好东西。
到了中秋的晚上,约莫晚饭时分,月亮爬上了山顶,天地间的一切沐浴在一片祥和圣洁微凉的清辉中。我们高高兴兴地掰下一块月饼,跑出门外,对着月亮,迫不及待地开始下手!不敢也没有条件狼吞虎咽,只能按捺下激动,一小口,更小口,慢慢享用!让那一股迷死人的甜香,溢满肺腑继而在周身回旋。
大半年的期待终于实现,幸福,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在物质条件有限的年代,正常情况下,每家每户都会在中秋前的十天半个月早早地把月饼买好,然后藏在小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或者直接放橱子里锁起来。
我妈妈的方法一般是放一个竹篮里,然后将竹篮挂在房梁上。
当然妈妈的主要目的是防鼠。但是她只顾了小老鼠,却忘了家里还有一个大老鼠。那十天半个月对于我来说特别难熬。屈指算来,过完年已经八个月了,离过年还有小半年,正是一年中最馋的时候。知道某一个地方有好吃的东西,但是拿不到,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乡下的房梁很高,由于篮子挂在中间,四周不靠墙,梯子再长也无济于事,所以我基本就只有望啊望望穿秋水的份。
稍大点后,用两条长凳叠起来站上去,我已经能够得着篮子了。等到我终于修炼到踮起脚能够得着篮子并且终于把篮子取下来的时候,我犹豫了。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层又一层包着月饼的草纸,见到了我心爱的月饼。胖胖的、圆圆的、黄灿灿的,上面点缀着一粒粒芝麻,浑身透着一股浓浓的甜香,连草纸都是香的。
对于那一刻的我来说,其诱惑程度不亚于一个流浪汉面对着一桌丰盛的佳肴。但是那天我没有对它下手,真的没有。原因之一是,这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月饼,连蚂蚁都没有发现,更别说少一个角了。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我只是使劲多闻两下,都有可能被妈妈发现。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实在太圆太完美了,让我舍不得破坏。但凡太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怜惜不肯去蹂躏的。
我吞下口水,决意把这个美好留到月亮最圆最亮的那一天。我敢肯定,如果那天见到的是已经被哥哥姐姐先咬了一口的月饼,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再啃一口。
但是后面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竹篮子我挂不回去了!
因为妈妈是在竹篮的把手上先系了一段绳子,然后将绳子再挂在房梁的铁钉上。我修行不够,取下来都有困难,要让倒挂下来的绳子再准确无误地挂回去就没戏了。
我就这样滞留在半空,手上是沉甸甸装着月饼的篮子,脚下是颤巍巍叠起来的长凳,既不敢叫人来帮忙,更不敢不挂回去。眼看着妈妈快收工回来了,怎么办呢?我进退两难,思前想后也没有找到比主动让妈妈人赃俱获更好的办法!
从那以后,妈妈再也不会将好吃的东西,放到我够不着的地方。
多少年过去,月饼换了一茬又一茬。多少年过去,妈妈走了爸爸走了我也老了。多少年过去,中秋还是八月十五月亮还是那个月亮。